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学【007】货币的概念及层次划分

(2020-11-24 11:18:18)
标签:

货币的概念及层次划分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金融学007】货币的概念及层次划分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周桐    学习笔记

 

 

一、货币的概念

(一)易混淆的概念

1.将货币等同于现金。提到货币,首先进入人们脑海的就是现金,或者说是纸币。但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货币包含的范畴远远大于现金,比如支票存款在流通领域发挥与现金同样的职能,都要以用于支付想要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是货币的一种形式;同样,定期存款、银行*,商业票据也都属于货币的范畴。因此,货币等同现现金的说法是对货币狭隘化的不正确理解。

2.将货币等同于财富。财富意味着现金、存款、股票债券、珠宝、房产、汽车等。把货币等同于财富的看法,就是将货币等同于股票债券、珠宝、房产、汽车等,是将货币的定义人为地宽泛化。实际上,货币仅仅是财富的一部分,它并不等于社会财富本身。

(二)理论视角的货币

1.从货币的职能定义货币。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2.从普遍被接受角度定义货币。西方经济学家特别强调货币的普遍接受性。马歇尔认为,货币是在一定时间呀地点购买商品或劳务时,或支付开支时能毫不迟疑地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东西;凯恩斯认为,货币是具有一般购买力的、能被用来结清债务合同和价格合同的东西;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时栖息所,具有一般人能接受的交易媒介的职能。

3.从流动性角度定义货币。凯恩斯理论流行以来,流通性几乎成为货币的同义词。人们普遍认为,只要银行信誉好,结算体系畅通,活期存款与流通中的现金一样,这种看法是出于仅仅考虑流动性的角度来定义货币的范围。

(三)实证视角的货币

货币的实证定义也称作货币的计量定义,从统计学的角度对货币的层次进行划分然后计算数量。通常将其分为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划分的依据是其能否直接作为购买力。广义货币中的很多信用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的某些职能,尤其是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但它们不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不能直接用于购买活动, 这部分广义货币中除狭义货币之外的货币称之为准货币。

二、货币的层次划分

(一)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层次时,均以货币的流动性强弱作为划分标准。货币流动性是指不同的信用工具在市场上能够转化为直接支付能力的速度和方便程度。流动性高,即转化为直接支付能力的能力较强;流动性低,即转化为直接支付能力的能力较弱。例如,现金作为购买力十分方便,能够随时支付流通,对市场的影响最直接,定期存款要转化为购买力就需要到期后才能形成市场购买力。那么,相比较而言,现金就是流动性高的货币,定期存款就是流动性低的货币。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地掌握不同层次的货币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总供求和供求结构的变化,为中央银行金融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各国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不同,金融工具的种类和创新程度不同,金融对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同,中央银行的调控重点和技术要求也不同,因此,各国对货币层次的划分的口径也不一样。

货币层次的划分口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M0=现金

M1=M0+活期存款(私人活期存款、邮政划汇、企业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政府债券

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信用*类存款

M2=M1+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金融类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三)货币层次划分的现实意义

伴随经济的发展,货币供求变动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越发凸显,调控货币供应量,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现金需要,已经成为各个国家货币决策部门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具有重要意义。选定合理的货币供应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制定部门的监控重点,有利于观察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和有效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货币计量的相关概念

货币量统计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常常用到这样几种表述,如货币存量、货币流量、货币总量和货币增量等。这几个表述有不同的经济含义,下面从定义和数据的方面予以说明。

(一)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量

货币存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存款货币的总量,它强调时点的概念。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年度货币供应量就是对货币存量的计算。

货币流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存款货币的总量,它表现为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存款货币的乘积,这里强调的是时段的概念。

(二)货币总量和货币增量

货币总量是指货币数量的总额,其可以是某一时点上的存量,也可以是某一时期内的流量。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公布的货币统计指标是货币总量。货币增量是指不同时点上的货币存量的差额,通常是指今年与上年相比的差额。

资料来源:

高晓燕,郭德友.《金融学(第二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9)第2版:13-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