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047】本量利关系中敏感性分析【2】
 (2019-03-26 16:13:52)
	
			
					(2019-03-26 16:13:52)		| 标签: 本量利关系敏感性分析管理会计学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 
管理会计学【047】本量利关系中敏感性分析【2】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析方法,其分析原理来自经济学中弹性的概念,具体是指几个因素共同影响利润的实现时,每次只分析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幅度会引起利润变化的幅度。这一分析方法的结果称为敏感性分析。
 
一、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
管理会计学【046】本量利关系中敏感性分析【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fcb5c270102z7ln.html
二、各有关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诸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利润产生影响,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着差别。有的因素虽然只发生了较小的变动,却导致利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换言之,利润对这此因素的变化十分敏感,这些因素也称为敏感因素。与此相反,有的因素变化虽然并不算小,但利润的变化却不大,这些因素称为非敏感因素。企业的决策人员需要知道利润对哪些因素的变化比较敏感,对那些因素的变化不太敏感,以便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
反映敏感程度的指标称为敏感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敏感系数=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
式中,敏感系数若为正值,表明它与利润这同向增减关系;敏感系数若为负值,它与利润为反向变动关系。
基于敏感系数的通项公式和一阶微分原理,影响利润的各项因素(如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的影响程度,即敏感系数,可定义为:利润对该因素的一阶偏导×该因素的原值/利润的原值。具体来说,利润对各项因素的敏感系数如下: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FC/P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V×VC/P
单价敏感系数=V×SP/P
销售量敏感系数=V×(SP-VC)/P
【例】某企业生产和销售某单一产品。计划年度内预计有关数据如下:销售量为5 000件,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为60 000元,则目标利润为90 000元。假设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均分别增长20%,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
(1)销售量的敏感系数。销售量增长20%,则有:
V=5 000×(1+20%)=6 000件
P=6 000×(50-20)-60 000=120 000元
利润变化百分比=(120 000-90 000)/90 000=33.33%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33.33%/20%=1.67
(2)单价的敏感系数。单价增长20%,则有:
SP=50(1+20%)=60元
P=5 000×(1+20%)-60 000=140 000元
利润变化百分比=(140 000-90 000)/90 000=55.56%
单位的敏感系数=55.56%/20%=2.78
(3)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单位变动成本增长20%,则有:
VC=20×(1+20%)=24元
P=5 000×(1+20%)-60 000=70 000元
利润变动百分比=(70 000-90 000)/90 000=-22.22%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22.22%/20%=-1.11
(4)固定成本敏感系数。固定成本增长20%,则有:
FC=60 000×(1+20%)=72 000元
P=5 000×(50-20)-72 000=78 000元
利润变动百分比=(78 000-90 000)/90 000=-13.33%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13.33%/20%=-0.67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影响利润的各因素中,最敏感的是单价(敏感系数2.78,意味着利润将以2.78随单价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是销售量(敏感系数1.67),再次是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1.11),最后是固定成本(敏感系数-0.67)。其中,敏感系数为正值,表示该因素与利润为同向增减关系;敏感系数为负值,表示该因素与利润为反向增减关系。在进行敏感系数分析时,敏感系数是正值或负值无关紧要,关键是数值大小,数值越大则敏感程度越高。
上述各因素敏感系数的排序是在上例所设条件的基础上得到的,如果条件发生变化,则各因素敏感系数之间的排列顺序也可能发生变化。如果将上例中的单位变动成本改变为30元,固定成本改变为50 000元,其他条件不变,则目标利润为50 000元【5 000×(50-30)-50 000】。当各因素分别增长20%时,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分别为: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5 000×(1+20%)×(50-30)-50 000-50 000]/(50 000×20%)=2
单价的敏感系数=【5 000×【50×(1+20%)-30】-50 000-50 000】/(50 000×20%)=5
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5 000×【50-30×(1+20%)】-50 000-50 000】/(50 000×20%)=-3
固定成本敏感系数=【5 000×(50-30)-5 000×(1+20%)-50 000】/(50 000×20%)=-1
上述四个因素敏感系数排列的顺序是:单位(敏感系数5)、单位变动成本(敏感系数-3)、销售量(敏感系数2)、固定成本(敏感系数-1)
资料来源:
孙茂竹,支晓强,戴璐.管理会计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8):66-70.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