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中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计算分析题【1】

(2016-07-18 11:02:29)
标签:

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存货

2016中级会计实务

农业银行沈阳分行周桐

2016中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计算分析题【1

 

中国农业银行沈阳辽中支行    周桐    学习笔记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法核算,发出材料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量,半年末和年度终了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1612月初A材料结存1 000公斤,实际成本为40 000元。12月份发生A材料的业务如下:

1121日,从外地购入A材料2 0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 600元,另发生保险费1 200元,装卸费800元,各种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2128日,从本市购入A材料800公斤,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2 800元,增值税税额为5 576元。货款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31215日,接受丙公司投资,收到A材料1 200公斤,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为49 200元(含税),投资方未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按投资协议规定,丙公司投资后其投资占甲公司注册资本400万元的1%

41231日,汇总本月 发出A材料3 000公斤,其中产品生产领用2 000公斤,公司管理部门领用1 000公斤。

51231日,假定用库存A材料生产成丁产品将要发生的成本为9 400元,估计销售丁商品将发生销售费用用相关税金为5 000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A材料的跌价准备余额为零。

要求:

1)编制甲公司与A材料初始计量有关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发出A材料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年末计提A材料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答案:

    1)与A材料初始计量有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121日。

借:原材料——A材料                    8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 600

    贷:银行存款                            95 600

第二,128日。

借:原材料——A材料                     32 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576

    贷:应付账款                               38 376

第三,1215日。

借:原材料——A材料                        49 200

    贷:股本                                    40 000

        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9 200

2)发出A材料的会计处理如下:

发出材料的单位成本=(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入库金额)/(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40 000+82 000+32 800+49 200/1 000+2 000+800+1 200)】=40.80/公斤

产品生产应负担的材料成本=2 000×40.80=81 600

公司管理部门应负担的材料成本=1 000×40.80=40 800

借:生产成本                     81 600

    管理费用                     40 800

    贷:原材料                       122 400

年末结存A材料2 000公斤,实际成本为81 600(2 000×40.80).

(3)年末计提A材料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如下:

丁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丁商品的估计售价-估计销售丁商品将发生的销售费用用相关税金=95 000-5 000=90 000元;

因丁商品的可变现净值为90 000元低于丁商品的成本91 000元(81 600+9 400),故A材料应计提减值准备。

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丁商品的估计售价-A材料加工成丁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销售丁商品将发生的销售费用用相关税金=95 000-9 400-5 000=80 600元;

A原材料的成本为81 600元,可变现净值为80 600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应为1 000元;年末计提跌价准备前,A材料的跌价准备余额为零,故应计提跌价准备1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 000

 

    【学后总结】

    企业在确认材料的期末价值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材料直接用于销售情况,二是材料需要经过生产加工过程加工成产品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下,如果材料直接用于销售,材料的期末账面价值的计量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计量,材料的可变现净值=材料的估计售价-销售材料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第二种情况下,如果材料用于生产加工后销售产成品时,用此种材料加工形成的产品发生减值,则材料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产品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如果只是材料减值而产品并未减值时,则不计提减值准备。因为企业材料的最终用途是为了生产产品,而不是为了直接销售,因此按其最终产品的售价、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和销售产品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三个因素确定其是否发生减值。

 

 

 


 

 

资料来源:<<2016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应试指导及全真模拟测试——中级会计实务》  东奥会计在线                    组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