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学:固定资产折旧
(2015-09-22 20:04:33)| 标签: 中国农业银行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农业银行辽中县支行周桐银行证券保险 | 
财务会计学:固定资产折旧
 
中国农业银行辽中县支行 
 
 
 
 
企业分期计算提取折旧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预计使用年限或工作问题。
1.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
因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是指单项固定资产从开始使用至报废清理的全部使用年限内应计提的折旧总额。从理论上讲,某项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并不等于该项固定资产原值。这是因为固定资产在报废清理时会取得残值收入,这部分残值收入不需要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予以补偿,应在计提折旧时预先估计,从原值中扣除;此外,固定资产在报废清理时还会发生清理费用,这部分清理费用应视为使用固定资产的必要支出,在计提折旧时应予以考虑,预计清理费用一般从预计残值收入库中扣除。预计残值收入减去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称为预计净残值,。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即为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
在我国,预计净残值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值乘以预计净残值率计算。预计净残值率是指预计残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
 
 
 
 
 
 
 
 
 
 
 
 
 
 
 
 
 
 
 
 
 
该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700000×0.8%=5600元
(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平均计提折旧的方法,其累计折旧额为完成工作量的线性函数。采用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随着完成工作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减,其效能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无关。因此,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可以均匀地摊配于预计的每一单位工作量。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也应首先确定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然后根据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预计完成的工作总量,确定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最后根据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某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就可以计算出该月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 年份 | 期初净值 | 年折旧率 | 年折旧额 | 累计折旧 | 期末净值 | 
| 1 | 60000 | 40% | 24000 | 24000 | 36000 | 
| 2 | 36000 | 40% | 14400 | 38400 | 21600 | 
| 3 | 21600 | 40% | 8640 | 47040 | 12960 | 
| 4 | 12960 |   | 5480 | 52520 | 7480 | 
| 5 | 7480 |   | 5480 | 58000 | 2000 |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项固定资产第4年如果仍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年折旧额应为5184元(12960×40%);如果改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年折旧额应为5480元((12960-2000)/2)。由于该项固定资产第4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小于按年限平均法计提的折旧额,因此从第4年开始,该项固定资产改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份,为固定资产的使用年份,而不是日历年份。上例中,假定该项固定资产于2001年8月份开始计提折旧,则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各月的折旧额为2000元(24000/12);2002年8月至2003年7月,各月的折旧额为1200元(14400/12),依此类推;该项固定资产2002年的折旧额为20000元(2000×7+1200×5)。
2)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应避免固定资产期末净值小于预计净残值。如果固定资产期末净值小于预计净残值,意味着该项固定资产多提了折旧。为此,当某期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折旧额大于剩余应计提折旧额(即期初净值减去预计净残值)时,从理论上讲,应从该期开始,改按年限法计提折旧;但在实务中,由于采用加速折旧法会折旧额逐年递减,该期的剩余应计提折旧额一定小于上年折旧额,按照重要性原则,可以将该期剩余应计提折旧额全部列作当期的折旧额,以后使用期不再计提折旧。
(2)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简称年数总和),是以一个预计使用年限n为初项和项数、极差为-1的等差数列。其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该年尚可使用年数/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数+1)/2】
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年折旧率
 
 
年数总和=5+4+3+2+1=15
或年数总和=5×(5+1)/2=15
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表如下:
| 年份 | 应计提折旧总额 | 年折旧率 | 年折旧额 | 累计折旧 | 
| 1 | 60000-3000=57000 | 5/15 | 19000 | 19000 | 
| 2 | 57000 | 4/15 | 15200 | 34200 | 
| 3 | 57000 | 3/15 | 11400 | 45600 | 
| 4 | 57000 | 2/15 | 7600 | 53200 | 
| 5 | 5700 | 1/15 | 3800 | 57000 | 
 
 
资料来源:《财务会计学》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