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字·格局法】八字象法(2):独象、炎上格、稼穑格

(2023-11-10 19:21:17)
标签:

清大国商

宋惠彬

文化

分类: 八字

八字的论断,需要从八字的格局、旺衰两方面来判断,因此八字断法也分为“旺衰法”和“格局法”。在格局法中,八字可以从格、局、象三个方向进行论断。有的八字有格无象,有的八字有局有象但无格。格、局、象三者不可混淆,需分开论断。

故此,在古籍《滴天髓》中,专门有一段论八字形象,即独象、两气成象、全象(三气成象)、五气成象、全缺。

 

【滴天髓】:独象喜行化地,而化神要昌。

 

宋注:四柱五行与日干相同,呈独旺之势,即专旺之格。分为曲直仁寿格,炎上格、稼穑格、从革格、润下格。

化神,是指引化之神,即食神、伤官;专旺格,旺极了,以泄其气为秀,所谓的“食伤吐秀”,以食伤为用神。

 

木旺于春季,亥卯未三合木局或寅卯辰三会木局,不杂金,即为曲直仁寿格。

火旺于夏季,寅午戌三合火局或巳午未三会火局,不杂水,即为炎上格。

土旺于四季,支聚辰戌丑未四库,不杂木为稼穑格。

金旺于秋季,巳酉丑三合金局或申酉戌三会金局,不杂火,即为从革格。

水旺在冬季,申子辰三合水局或亥子丑三会水局,不杂土,即为润下格。

 

也有喜印的格局,取用之法,仍要以配合气候来论其宜忌。同一格局也有高低之分,也有虽成局而不贵的命造。

总之,专旺格局,用神不外乎是印与食伤,有宜印而见食伤,或宜食伤而见印。命局之中,如透出官煞,则破格,应以官煞为重,另取用神。如透财,虽不破格,也宜去之为美,正所谓强众敌寡而去其寡。所透之神为印与食伤,则可成格。透印,则以印为用;透食伤,则以食伤为用。然而有宜印而见食伤,或宜食伤而见印的格局,虽成格,但格局不高,不以贵论。

总之,天干乃领袖之神,地支乃会格之物,三会局力重,三合局力轻。

独象虽美,最怕岁运破格。

 【八字·格局法】八字象法(2):独象、炎上格、稼穑格


、炎上格:

 

木能生火,火到寅卯木方而生焰,不利于西方,遇到申酉金而必死。

 

若居巳午火南方,主果断有为。.

若居亥子水北方,主此人谨畏守礼。

火性炎上,运行东南,烈烈轰轰,不可一世。

逆行西北,必定拘谨异懦,也是非寻常之命。

 

大凡格局纯粹而真,即使运程稍逊,也不能妨碍得贵。独有炎上格专重运程,如运行东南,虽成格也毫无所得,这种性格是非常特殊的。

炎上格必须用木印,若见食伤,主富而不贵,这是由于土晦火光,故不能取贵。土能生金,为食伤生财,所以会转而富格。

 

乾造:

大运:

 

日元丙火,生于寅木之月,寅午戌三合火局,戊土出干,土晦火光,年时戌土华盖,主为艺术之星,能以艺术,留名于世。

运行东南,由艺术而富贵。年上戊土,甲木破之,时干戊土,中隔丙火,甲不能破,故富而不贵。

 

 

乾造:

大运:

 

日元丙火,生于午火之月,得时秉令,格局完备,毫无缺点。运行西北,火势急转而下,逆其体性,北方水地为主懦弱,毫无作为,此火无情,虽能成格,但是毫无所取。

丁火衰退,便无炎上格之理,所以丁火不存在炎上格。如果支聚火局,从其旺势,虽然看法相同,但与丙火贵气相差甚远。

 

 

 

、稼穑格:

 

稼穑格,生于未月,宜用庚辛金。

生于戌月、丑月,宜用丙丁火。

生于辰月,木有余气,多作杂气财官格来论,能成格者,并不多见。

 

坤造:

大运:

 

书云:土临旺未月,见金结局者,不贵即富;年月日皆土,时柱庚午,午火生土,庚金出干,泄土之秀,贵不可言,主夫荣子贵。

稼穑格以己土为正,如是戊土,多作火炎土燥格来看,若更缺少适宜的用神,则不能当做贵命来看。

 

 

乾造:

大运:

 

日元戊土,生于未土之月,满盘皆土,不透食伤而透印,即以印为用神。然而三夏土旺宜泄,见丙火无非所需,故一生仅享有荫庇之福,自己毫无作为。

运行庚申、辛酉,在荫庇之下。惟戌运较为活跃,至亥运,乙亥年,丙火绝地而死,年仅三十八岁。

 

 

乾造:

大运:

 

日元戊土,生于戌土之月,戊土司令,支见巳午,干透丙丁,不透食伤而透印,火炎土燥,土旺宜泄,不见庚申辛酉金,无用神可取,故一生毫无作为。

1988 年,运行庚子、辛丑,食伤庚辛金出干,结婚生子,收入稳定。

2008 年,运行壬寅,寅午戌三合火局,戊土克壬水,比肩夺财,负债数十万。

 

 

此案例出自于【宋惠彬:易经系列书籍(第三套)·八字】

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清大国商研究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