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2014-04-02 20:39:38)
标签:
教学设计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课 题 |
搭配中的学问 |
|||||
课 型 |
学案导学课 |
年 级 |
三年级 |
教 师 |
尚娟 |
|
学习内容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
学 习 目 标 |
1、在情境中初步学会有序地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2、初步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数学符号化思想,提高思维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有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
重点难点 |
1、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 |
|||||
课前准备 |
导学单、饮食搭配的卡片 、课件。 |
|||||
相关知识窗 |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二年级时,我们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这节课就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后继学习,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组合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泛,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 |
|||||
学
习
过
程 |
学 |
导 案 |
||||
引发思考 |
1、如何握手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在交流中,感受到要有顺序。 |
1、老师与每人都握一次手,共握几次手? 2、老师随意与学生握手,有意让秩序乱起来,有意重复握。 |
||||
点拨自学
|
1、导学单一上周五的菜谱,按一荤一素搭配,设计搭配方案。 ①自学数学书26页的内容,学习解题方法。 ②先把卡片分为荤菜和素菜两类,再摆一摆。 ③思考:共有几种搭配方案。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
1、搭配的问题随处可见,今天先来研究一下配菜的问题。 2、根据学生自学出现的问题,老师加以点拨。 |
||||
小组合作探究 |
2、合作探究要求:(5分钟) ①看一看:组内交流搭配方案。 ②比一比:看谁的记录方法更巧妙。 ③想一想:怎样记才能不重复和不遗漏。 ④每组选出1至2名学生准备汇报。 |
1、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适时给予点拨和指导。 |
||||
汇报 交流 |
1、以小组为单位,讲一讲自己的配菜方法。 2、对比评价。谁的方法最方法最简洁且一目了然。 3、按一定的顺序搭配,没有重复的,也不遗漏。 |
1、教师引导其他学生提问、补充。 2、教师引导得出方法 |
||||
解题误区 |
1、荤菜在搭配的过程中,只能和一种素菜搭,只能搭配一次吗? 2、怎样做才能做到有序? |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
||||
课程小结 |
总结方法:找准谁跟谁搭配,再进行有序的搭配。 |
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引导。 |
||||
活动 |
1、路线搭配。有几种走法?
2、玩一下石头、剪子、布的游戏,两人一起出拳,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出现呢? |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同桌配合,在活动中体验。 |
||||
人人显身手 |
1、要配成一套衣服,并戴一顶帽子。一共有( 2、用2、5、8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3、8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可以握几次手? |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
||||
自 我 总 结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