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教学设计
(2014-01-19 09:56:1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并能确定“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做一做”、“摆一摆”、“说一说”等有趣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倾听与交流能力,质疑与评价能力,以及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向学生渗透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能确定并且描述出“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尺子、橡皮擦、文具盒、铅笔、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公路指示牌。想去前门应该怎么走?
揭示课题:看来正确判断左右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左右的知识。
【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实践活动,感知体验
1、说一说:我们经常用右手做哪些事?经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教师小结:左右手配合起来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
2、找一找:自己身体上的左右。
请你找一找在你的身上还有像左手和右手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学生边指边说。
认知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教师发布口令:举起右手,举起左手;摸摸右耳,摸摸左耳;
【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指认身体上的左右,初步建立“左右”的空间观念,以动促思,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学生既容易理解又感兴趣。】
根据老师的要求,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摆出文具。学生在座位上共同完成,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演示。
根据摆好的文具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1、最左边的是什么?最右边的是什么?
学生之间互相提出数学问题,共同解答。
【通过几个层次分明、难易有序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巩固“左右”的概念,形成空间观念。逐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让学生通过大量感性材料把知识内化。】
三、游戏活动,拓展认知
1、我是汽车小司机。
老师作乘客,学生作小司机,在模仿活动中巩固左右的认识。
2、师生握手,体验方向不同,左右相反。
思考:为什么用的都是右手,可是不在同一侧?
体验活动:两人一组,面对面坐好,互相握手体验感知。
巩固认知:他们都是靠右侧走吗?
教师小结:方向相同,左右同侧;方向不同,左右相反。
【方向不同,左右相反是这一节课教学的难点,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有效地防止了学生思维的断层,使学生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方向不同左右相反”,巧妙地突破了难点。】
3、猜猜它是谁?
根据课件给出的提示,请你快速猜出老师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
4、帮数字娃娃找家。
将数字娃娃发给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将数字娃娃送回家。
5、介绍生活中的左右规则。
6、数一数森林汽车队一共有几辆汽车。
7、寻找智慧星。
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寻找智慧星。
【使学生置身于实际场景之中,既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又在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养成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事物,学会应用知识,掌握有用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