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时光不老,我们不散,欢迎大家如约参加工作室第109次网络教研活动。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弹指一挥间,光阴的橡皮,将斑驳的2020,轻轻擦去。曾经期盼的2020似乎还很远,而今就已经落下了帷幕,我们与全新的2021热情相拥。这是我们新年的第一次网络研修,我们将聚焦老朋友吴勇老师的《介绍一种事物》一课,探讨教学生写说明文的方法。吴老师执教的是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请老师们在看课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思,所感以文字的方式打在工作室的QQ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下面有请张老师为我们播课。
张海萍 2021/1/5 19:35:57
打开学生的思路
龙武小学 普燕 2021/1/5 19:37:34
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引导”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19:39:33
选材的范围逐层缩小
王玲 2021/1/5 19:40:16
学生发言踊跃
张昳 2021/1/5 19:41:25

异龙罗色湾小学韩菊梅 2021/1/5 19:42:03
收放自如地引导,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和话匣子。
王玲 2021/1/5 19:42:19
引导学生分类介绍事物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19:42:29

张昳 2021/1/5 19:42:59

王玲 2021/1/5 19:43:16
明确不同的事物要从不同的方面去介绍
张昳 2021/1/5 19:43:47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19:46:00
选取熟悉的事物进行介绍是写好说明文的第一步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19:46:25
用习作例文教方法
工作坊坊员刘智娟 2021/1/5 19:46:31
课文就是最好的例子
东风 佘燕娟 2021/1/5 19:46:36
借助习作例文教写作方法
张昳 2021/1/5 19:46:48

张海萍 2021/1/5 19:47:16
@宝秀
刘张云 张老师概括准确


张海萍 2021/1/5 19:48:21
捕捉独特,引出直接描述——白描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19:48:24

张昳 2021/1/5 19:48:40

龙武小学 普燕 2021/1/5 19:50:30
用“例文”教学时有取有舍!
晏堃 2021/1/5 19:51:56
通过习作例文进行分析、讲授写作方法,并总结例文中的说明方法,逐段逐句分析!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19:54:36
说明文离不开说明方法,对比直接描述和方法描述的不同,进一步了解说明方法的妙用
东风 佘燕娟 2021/1/5 19:55:41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19:57:41
白描和彩绘要结合所介绍的事物特点进行选取
张昳 2021/1/5 19:59:00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0:00:55
吴勇老师巧用“加法”让学生一下子就了解了白描和彩绘的有机融合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0:02:30
补全空白是训练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张海萍 2021/1/5 20:02:42
让学生自己提问,引出资料数据包
张昳 2021/1/5 20:02:42

张海萍 2021/1/5 20:03:17
这样的设计比老师直接给出要高明
张昳 2021/1/5 20:03:38

东风小学杨黎 2021/1/5 20:03:46
收集相关资料也是写好说明文的重要方法。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0:05:19
数据包让学生的补全更具体、准确了,可见对信息的准确提取很关键!
王玲 2021/1/5 20:06:35
找准位置,用上连接词
张海萍 2021/1/5 20:06:59
写说明文,需要加入一定的资料,如何加,要找准位置,然后用上连接词。吴老师这是在教具体的操作方法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0:08:03
加“连接词”是锤炼词语、句子的能力体现,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环节
张海萍 2021/1/5 20:09:40
其实,在公屏上打上自己的看课感受,也是训练老师们思维的一种方法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0:10:08
“差不多”用词准确
张昳 2021/1/5 20:10:20

张海萍 2021/1/5 20:10:49
打字的过程,就是将思想转化为文字的过程,这是由“意”到“言”的过程,我们要教的就是教学生如何将“意”转化为“语言”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21/1/5 20:11:19
教“对比”的词语。
张海萍 2021/1/5 20:11:30
吴勇老师就教如何用连接词让文章产生“对比”的效果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0:11:48
连接词可用关联词巧妙衔接
张海萍 2021/1/5 20:13:28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0:13:58
对比的过程就是鉴赏的过程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0:16:21
说明文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所以,说明文更需要多加斟酌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21/1/5 20:18:28
小结白描和彩绘在用法上的区别
晏堃 2021/1/5 20:19:09
资料多与不多,用直描或白描!白描最具体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21/1/5 20:19:31
小结白描和彩绘的好处:可以把事物介绍得更清楚,使读者印象深刻。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0:19:44
手里资料少时用“白描”,手里资料丰富时用白描+彩绘,整节课吴勇老师就讲了白描和彩绘的有机结合
张昳 2021/1/5 20:20:05

张海萍 2021/1/5 20:20:31
看了吴老师的课,觉得自己教得太粗糙了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0:20:35
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时要注意介绍的顺序
异龙罗色湾小学韩菊梅 2021/1/5 20:21:32
介绍事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
张海萍 2021/1/5 20:22:12
介绍时,角色不一样,介绍的顺序也不同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0:22:20
不同的身份介绍的角度有所不同
晏堃 2021/1/5 20:22:31
有顺序的分段介绍也是需要看角度
异龙罗色湾小学韩菊梅 2021/1/5 20:22:43
不同的人,介绍事物时的侧重点不同。
龙武小学赵红艳 2021/1/5 20:22:52
先介绍什么,再介绍什么,身份不同,介绍顺序不同
张海萍 2021/1/5 20:24:06

异龙-张庆芳 2021/1/5 20:24:13
这样详细的教法,感觉时间没有啊
张海萍 2021/1/5 20:24:47
抓重点教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0:24:49
弄清介绍的顺序就相当于列出了写作提纲,这是写说明文最关键的一步,这是方向
张昳 2021/1/5 20:24:51

李春梅 2021/1/5 20:25:40
精彩!精彩!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21/1/5 20:26:41
自己教的、备的粗糙极了。真的感觉“草率”了。
主持人: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吴老师的说明文习作指导课,思路清晰,环节环环相扣,步步踩实,把学生在写说明文时会遇到的困难逐一突破,学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不失为一堂精彩而成功的习作课。下面有请张老师为我们做专业引领,掌声有请。
东风 佘燕娟 2021/1/5 20:27:20

张昳 2021/1/5 20:28:12

张昳 2021/1/5 20:28:42

张昳 2021/1/5 20:29:35

张昳 2021/1/5 20:30:03

工作坊坊员张洁梅 2021/1/5 20:30:40
搭建支架,降低写作难度,吴勇老师做的真好!


张昳 2021/1/5 20:31:16

张昳 2021/1/5 20:32:01

张昳 2021/1/5 20:32:32

王玲 2021/1/5 20:33:39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 2021/1/5 20:34:33
精准的知识,思维看得见,成长看得见
王玲 2021/1/5 20:34:38

张昳 2021/1/5 20:35:46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21/1/5 20:42:20
在学习中成长
在成长中找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主持人:
感谢张老师真诚而用心的分享,张老师深入浅出的专业引领,让我们拨开云雾,对吴老师的课有了清晰而全面的认识,对如何指导学生写说明文有了更多认识和思考。今晚张老师和吴老师为我们的教学之路又开了一扇窗,热烈的掌声送给引路人张老师。
老师们,没有谁的幸运,会凭空而来,只有你足够努力,你才会足够幸运。这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和坚持,时光不会怠慢执着而勇敢的每一个人。新年伊始,让我们更新自己,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用在自己的课堂中,让这款的课堂精彩纷呈,让孩子爱上习作。谢谢大家的参与,你们辛苦了,晚安!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 2021/1/5 20:45:25
吴勇老师的《介绍一种事物》。吴老师以例文为支架,带着学生梳理把事物特点介绍清楚的方法——“白描”和“彩绘”,并让学生实操用连接词实现白描与彩绘的结合。孩子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一类文的写作方法。而这正是吴勇老师的教学高明之处。我也收获满满,原来习作应该这样教,还能这样教


张海萍 2021/1/5 20:57:36
教精准知识,让成长看得见
——听《介绍一种事物》有感
吴勇老师的这堂习作课遵循了“理解话题,拓展思路——选定内容,学习方法——运用方法,实践提高——集体分享,提升方法” 的教学路径,整堂课真实、扎实、朴实、灵动、高效。
一、发散思维,拓宽素材,理解概念
通过话题“介绍一种事物”引出“事物”一词,并由此拓展开去,在谈话中触发学生思维,事物可能是一种动物,一种植物,一种物品,一种美食……打开学生思路后,让学生写下想写事物的名字。
二、一搭支架,智慧共享,分享内容
如果仅仅只是拓宽事物的名称,没有往下再进一步,学生依然不知道如何写,吴勇老师用了“该怎样介绍呢”的问题,分别引导学生说出动物、植物、物品和美食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这种细化习作内容的做法,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习作内容支架,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三、二搭支架,依据样例,选择内容
学生知道了可以写哪些内容,但还不明白要如何选择这些内容。吴老师以自己写《恐龙》的案例,引导学生选择要写事物的三到四个方面,这些方面必须是自己熟悉的。接着让学生在先前写下的事物名称下写出要介绍的内容。这种手把手教写作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照顾了中差生,让写变得简单、容易。
四、三搭支架,例文引路,教给方法
如何介绍,才能让读者清楚明白?吴老师用了两个支架:一是课文支架《鲸》中的文段,引出捕捉独特之处越多,介绍就越清楚。这种介绍事物的方式叫直接描述——白描。二是用学生习作片段《湘西辣子鸡》引出用各种说明方法介绍,这种介绍事物的方式叫彩绘。
五、四搭支架,融汇写法,实践运用
当学生明白了“白描”和“彩绘”可以互相融合后,吴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运用“白描”的片段,引导学生说出哪些地方可以加进“彩绘”。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独具匠心而又润“法”细无声,高明、高效。
在这一环节,吴老师让学生说出自己实践的困难,以“礼包”的形式出示“数据包”,让学生根据“数据包”动手写。并明确要求:先找到位置,不能硬加,要在“白描”和“彩绘”之间找到连接词。
吴老师的教,教得恰到好处,教得精准有力。他好像就是学生肚子里的虫子,知道学生想要什么。这也是吴老师的高明之处。
六、交流分享,巩固方法,评价提高
在评中指导,在分享中提高是习作教学中的有效手段。吴勇老师用巧了这个手段,让学生展示,再让学生评。特别强调用“连接词”。如加“而”让对比更加强烈,加“但是”“可”将白描和彩绘两种表达方式巧妙地连接起来。这种教,让学生看得见,学得来,用得上。一学就会,一会就能用,一用就灵。我想,孩子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作文课堂。
七、总结方法,理清顺序,顺口溜巩固
吴老师总结介绍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白描,一种是彩绘。什么时候用白描,什么时候用彩绘?资料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白描,搜集的数据多可以用彩绘。最好的方法是白描+彩绘。在引导习作的顺序时,强调身份不同,目的不同,顺序就不一样,渗透了功能性写作的重要性。如同样介绍美食,厨师、美食家和一般人介绍的顺序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在之前写的内容上标上介绍的序号。即学即用,也照顾了中差生。最后再用顺口溜总结全课,是回顾,也是强化。
如何教学生写说明文——
一是教精准知识。如吴勇老师教“白描+彩绘”的方法,中间用上连接词。
二是巧搭支架。步步为环,环环相扣,让学生攀着“脚手架”到达终点。如吴勇老师先带着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可以写哪些事物,在稿纸上写下想写的事物,一环;再引导学生交流各种事物可以写哪些内容,在稿纸上写上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方面,二环;如何介绍呢?吴勇老师用课文片段和学生例文片段教学生介绍的具体方法并尝试把两种方法融合在一起,三环;学会了方法,要介绍自己选择的内容,如何安排顺序?在选择的事物的内容上按先后顺序标上序号。好的教学设计,前面的环节一定是为后面的教学环节服务的,且每一个环节都为学生搭建了有效的支架。
三是在实践中巩固精准的习作知识和方法。如动笔尝试“白描+彩绘”的环节,吴勇老师就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方法,并在交流中再进一步“下位”习作方法——如何用连接词。
以此类推,不管什么样的习作教学,都可以这样教:教精准的习作知识,巧搭支架,在实践中运用方法。
老师们,教精准知识,让学生的成长看得见;在我们的学习中,学习具体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方法,也让我们的成长看得见。成长是一个人一生的课题,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感受教书人的幸福,新的一年,生命因学习而厚重,人生因成长而美丽。
晏堃 2021/1/5 21:09:12
课堂上,吴老师引领学生回顾单元整组课文,从中发现课文的编排规律,让学生快速写出最熟悉的事物名称,确定写作对象;接着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分享介绍某类事物的角度,并记录;之后,吴老师以例文为支架,带着学生梳理把事物特点介绍清楚的方法——“白描”和“彩绘”,并让学生实操用连接词实现白描与彩绘的结合。最后吴老师,还给出了一段小口诀,帮助学生记忆介绍一种事物的写作方法。孩子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了一类文的写作方法。而这正是吴勇老师的教学高明之处。
总之,学习名师好而精准的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运用方法,可以促使自己成长,也能看得见进步!2021-未来可期争朝夕!


大桥 舒雨 2021/1/5 21:37:34
今晚聆听了吴勇老师执教的《介绍一种事物》。
1、回顾单元整体,关注要写什么,让学生发散思维。
2、互动交流,初步感知怎么写,用框架的方式来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3、出示例文,体会怎么写。以《鲸》教会学生可以捕捉独特的地方介绍,《湘西辣子鸡》交给学生运用说明方法,白描和彩绘相结合,并出示例文《狗》让学生写一写,互相修改评价,所学即用。
4、总结梳理方法,用顺口溜总结写作方法,让学生更易记住。
吴勇老师的整堂课恢弘而不失细节,尤其是吴老师对事物的白描加彩绘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工作坊坊员张洁梅 2021/1/5 21:40:10
今天听了吴勇老师的课和张老师的专业引领后,让我对教学说明文这一类的习作有很大的感触和收获,特别是吴勇老师通过例文以及具体的描写方法搭建支架,让学生感受说明方法,尝试说明方法,运用说明方法,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学会运用资料以及具体的说明方法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自己想要介绍的事物,让我在以后教学这一类型的习作时,有了一个方向。
王玲 2021/1/5 21:49:08
今晚,聆听了吴勇老师的说明文习作教学《介绍一种事物》,感受最深的就是吴勇老师教得真实,教得及时,教得实用。
反观自己之前的写作教学,要么只是泛泛而谈,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要么就是讲得过多过全,一节课指导下来,学生似乎还没动笔去写就下课了。会写作文的一直是那几个拔尖的同学,不会写的同学依然不会写。而吴老师的这堂课,学生听后显然都知道各种类型的说明文要怎样去写了,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吴老师能洞悉学生的心理,充分预设学情,知道学生哪里不会,精准地教在学生的症结之处,如没有写的材料怎么办?(采用数据礼包解决)怎样把白描和彩绘连接起来?(找准位置加入连接词)。
吴老师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一招一招的传授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如果我们每堂习作课都能像吴用老师这样教,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提高才怪。
哨冲小学 张巧 2021/1/5 21:50:20
如何教说明文?一般的教法都是用例文抛出说明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说明方法去写。用说明方法去介绍一种事物,学生们在课文中学过,可是真正运用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吴老师今晚的课就很接地气,把写什么、怎么写、如何去写好说明文一步步的搭好支架,让学生够得着,解决了学生无处下手的问题。
课堂上,吴老师从谈话入手,让孩子们确定了要介绍的东西;接着用《恐龙》、《鲸》、《湘西辣子鸡》和对狗的描写来教学生白描和彩绘结合的写作方法;最后学生作品的交流分享不但巩固了方法也教学生如何去写得更细致。整堂课细致用心、环环相扣,学生的成长有迹可寻,也是我们可以有效仿照的一堂好课。
龙朋王鑫瞳 2021/1/5 21:50:56
每次听完名师的课,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自己的课堂太枯燥无味了。吴勇老师的作文课《介绍一种事物》,整个课堂恢弘又不乏细节,壮美而又拥有情怀。给学生带来欣喜的同时,又给听课教师带来思考。他在回顾单元整组课文中发现规律,解释写作对象,引导学生任选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快速捕捉介绍的事物几个方面和怎样把特点介绍清楚。就是在例文支架的支撑下,总结出介绍事物某方面特点的两种方法“白描”和“彩绘”。最后在具体语境中整体介绍事物的特点。吴勇老师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构思习作,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组织材料,在学生的发展水平与习作任务之间搭建一个“脚手架”。这种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无疑是一剂良药。
我们无法通过一次观摩将名师们的脚步梳理全面,但我确定,只要追随他们,唤醒沉睡的自己,让自己的课堂灵动起来。
宝秀 刘张云 2021/1/5 22:37:30
今晚听了吴勇老师的《介绍一种事物》,我深受启发。
整堂课,吴老师按审题—范文引路—习得方法—学生练笔—分享总结的步骤进行。
1.在审题环节,吴老师抓住什么叫事物,事物包括哪些内容来进行诠释,让学生明白了事物一词的内涵。接着根据罗列出的事物,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来写进行交流。这样就清楚了解了我们所要写的内容。
2.吴老师先选取《鲸》当中的一个小片段,教会学生直接描写的好处是很直接地介绍事物,让我们很清楚明白。接着用《湘西辣子鸡》的范文,让学生明白说明方法的妙处,把说明文中的这些说明方法归结在一起,这种手法可以取名叫彩绘。最后紧扣这个范文,让学生思索:白描和彩绘可不可以联系在一起用,这就为后面的教方法创造了前提。
3.巧借《狗》,让学生在这个片段中用上彩绘的手法,关键的是用上连接词,这就为白描和彩绘搭建了桥,再用老师提供的资料包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添加,这是运用能力的一种体现。
4.学生补全练笔中的空白,这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学生将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和运用。交流分享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在对比中进行赏析的过程,位置、连接词、资料包的运用都在考察学生的运用能力。此环节的交流分享,实则是细化了本堂课吴老师所传授的写作方法,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内容,为后面的习作提供了条件。
5.即使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如果身份不同,则介绍的顺序也是不同的,这一环节的补充让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最后,吴老师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编成了一首歌谣这样既好记又有趣。
总之吴勇老师的这一堂课为我们打开了写说明文的又一扇大门,让我们收获颇多。
东风宋丽娟 2021/1/5 22:46:46
尚未洗去一天的疲乏,又看到身边的很多老师在张老师的引领下,围坐在电脑旁像打了鸡血一般努力学习,真有点自愧不如。吴勇老师的课,素以“教精准知识”闻名。这节课,我就一直被吴老师授课的思路牵着走,直到下课才蓦然清醒:吴老师所教的就是“构思怎样 ‘介绍一种事物’的方法”,说白了,就是教作文的构思。
1.构思写什么。首先在动物、植物、物品、美食等众多事物中,选择自己想介绍的一种写下来。然后引导构思不同的事物,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如动物,可以介绍种类、长相、性格、饮食、睡觉、玩耍;植物,可以介绍地域、喜好、叶子、开花、果实、作用;物品,可以介绍样子、类别、构造、制作、玩法、用法;美食,可以介绍产地、由来、食材、做法、吃法、滋味等。最后,借自己介绍恐龙,打算从种类、长相、性格三个最感兴趣的方面介绍,引导学生选择两到三个方面介绍。一步步的引导,教会孩子构思好自己要介绍的事物,打算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写什么构思完毕。
2.构思怎样写。第一,吴老师借助习作例文《鲸》中描写鲸睡觉一段,教给学生“捕捉独特,进行直接描述——白描”的写法。第二,吴老师借“湘西辣子鸡,真是太辣了”片段,引导发现“方法说明(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彩绘”的写法。第三,通过辩论哪种方法更好,教会“白描+彩绘”。
3.构思怎样连。这是这节课中思维含量最高的一步,在指导这篇作文时,很多老师构思好怎样写后,往往会布置孩子根据需要收集大量资料,接下来就考试写,结果很多孩子大量材料堆积在一起,衔接不紧密。这节课,吴老师出示介绍狗的嗅觉的片段,提供“数据包”,让学生思考,在哪儿可以用上“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同时,还要恰当的连接词,在交流中,吴老师也引导发现连接词“然而”“据资料显示”等的好处。这就是怎样将零碎的语言连缀成文的方法,值得以后好好琢磨。结束时的小儿歌:“介绍事物搜资料,选择角度来介绍。数字比较举例子,还可直接来白描。介绍顺序排列好,事物就会写明白。”大概就是吴老师教学的思路。
坐在台下听课,很舒服!感谢站在台上授课、主持、引领的老师,给我们提供学习的机会!
东风 佘燕娟 2021/1/5 23:40:03
今晚,吴勇老师的说明文教学《介绍一种事物》,对我们应该怎样教学生写说明文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一、选定习作对象。“介绍一种事物”是本次习作的主题。但大千世界,事物都有些什么呢?吴老师引导学生认识“事物”有动物、植物、物品、美食……在吴老师的引领下,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学生对习作对象有了清晰的认识。二、教给习作方法。怎样教给学生下位的习作方法,对我来说一直是个难点。今晚,吴老师就借助例文《恐龙》、《鲸》、《湘西辣子鸡》中的相关片段,教给学生精准的习作方法,即白描和彩绘。白描就是直接描述,捕捉事物的独特之处;彩绘就是使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接着,吴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在写说明文的时候,是用白描好还是用彩绘好。最后得出结论:白描和彩绘可以相互融合。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轻轻松松就习得了写作说明文的锦囊妙计。三、提示习作顺序。平时上课,思维容易受到定势。自己自以为是地和学生一起列出一个自认为写作思路比较清晰的提纲,就让学生根据提纲来写作。学生写出的作文出现了结构,甚至内容的雷同。吴老师就一反常态,告诉孩子们,即使是介绍同一事物,不同身份的人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介绍。这样的说法让我大开眼界,这也是今后我在习作教学中应该努力的方向。吴老师的这节课,为我们进行说明文教学又打开了一扇窗。真心感谢幕后默默付出,坚持引领的张海萍老师。
张昳 2021/1/6 11:54:16
说明文与大家熟知的记叙文差异较大,它追求清楚、明白、科学、准确、严谨。这不但对学生是一种挑战,对我们老师也是一种挑战。今晚吴老师的课环环相扣,清晰明了,步步踩实,是一堂精彩而成功的习作指导课,让我回味无穷,受益良多。
一、指导细致具体
吴老师先从“事物”入手,耐心地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可以介绍的事物有哪些,然后引导学生写出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名称,接着让学生明白,应该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一种事物,老师给出《恐龙》的范例,让学生写出自己想要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再以习作例文《鲸》的片段引出第一种写作方法“捕捉独特——直接描述” ;以湘西辣子鸡片段为例,引出第二种写法“方法说明(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以狗嗅觉灵敏的片段为例,教会学生找准白描和彩绘的联结点。最后吴老师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安排材料,并提醒学生注意介绍者的身份不同,介绍事物的顺序也各不相同。接着让学生把自己要介绍的事物的几个方面用序号标起来。纵观吴老师的整堂课,其实已经在指导中生成了整篇习作的提纲,孩子们课后去写就得心应手了。
二、方法指导巧妙
方法的指导是最见功底的一个环节,吴老师一步一步走,一步一步引导,一步一步落实,先教给学生选材要选自己熟悉的事物,接着教给学生介绍要围绕不同事物的不同方面,然后教给学生如何把事物的不同方面介绍清楚的三种方法,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吴老师提供的大礼包——“数据资料”,这一环节巧妙的给学生搭了支架,既让学生明白了如何来提取关键信息,又教会了学生怎样来把搜集的资料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为自己的文章服务。其实用连接词把资料恰当地放在文中是有一定难度的,吴老师利用学生的习作边讲边对比,让孩子们知道了如何来选择恰当的连接词。最后以礼物的形式总结了介绍事物的小儿歌,让学生复习了整堂课的知识要点。
看着吴老师的课,反思自己的教学,才明白自己的教不够细致到位,我仅仅只告诉了学生要写什么,而对怎么写却没有具体指导,特别对学生的难点没有针对性指导,自己的作文教学还是太空泛了。作文教学我永远在学习的路上,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