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2020-12-23 08:02:10)
标签:

张海萍工作室

分类: 工作动态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主持人: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隆冬的严寒始终阻挡不了大家学习的热情。今晚07:30,我们又如约相聚于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QQ群。今晚我们研讨的主题是“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有的人》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走进鲁迅”为主题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是对五年级上册学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延续和推进。另外,因为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离学生较远,当时的语言表达也与现在的语言表达有差异,所以必须借助资料,才能真正读懂课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峰老师是如何让孩子们借助资料,学习《有的人》的。掌声有请张海萍老师为大家播课。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19:37:16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19:37:31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19:37:31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张海萍  2020/12/22 19:40:15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张海萍  2020/12/22 19:41:56
“预学”汇报: 读准读通课文
                         说说我的发现
                         提出我的疑问

张海萍  2020/12/22 19:43:11
 学生谈“发现”,在检查学生“预学”中了解学情

张海萍  2020/12/22 19:45:35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张海萍  2020/12/22 19:47:07
做法不同,结果不同
张海萍  2020/12/22 19:47:29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张海萍  2020/12/22 19:48:14
看来今天老师们都看得入迷了,忘记了在公屏上打自己看课的感受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工作坊坊员张洁梅 2020/12/22 19:49:41
设疑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海萍  2020/12/22 19:50:19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2020/12/22 19:53:01
小组合作:课堂交给学生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19:53:41
学生借助资料,小组合作学习

东风小学杨黎 2020/12/22 19:54:12
小组合作,让孩子充分发挥

张海萍  2020/12/22 19:55:21
这是去年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在北京开展的一次统编教材六年级的单元整组课文研讨活动中的一堂语文课,我在参加培训时录下来的。真希望能开阔老师们的眼界,了解清华附小的单元主题学习是怎样操作的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20:00:54
讨论时间很充分

张海萍  2020/12/22 20:01:29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20/12/22 20:02:35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2020/12/22 20:04:47
这一环节,我在想对于我们乡镇的孩子不知道能不能实施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张海萍  2020/12/22 20:06:25
这是清华附小的学生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20/12/22 20:07:34
还是有可借鉴之处

张海萍  2020/12/22 20:07:44
但我想,只要老师们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不管哪里的孩子,都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大胆地交流自己的看法

张海萍  2020/12/22 20:08:09
现在我们东风异龙的孩子就能交流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20:08:39
“当牛马”中“当”应读第一声还是第四声

张海萍  2020/12/22 20:09:14
课中我听着是读第一声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20:09:34
是的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2020/12/22 20:09:36
我也在试,但是感觉就有好多同学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哪个环节没有引导对

工作坊坊员张洁梅 2020/12/22 20:09:38
应该是第一声吧

异龙罗色湾小学韩菊梅 2020/12/22 20:09:38
我觉得应该是四声,当作的意思。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20:10:16
从意思上来看,我觉得应该是第四声才对

异龙中心小学  房芳 2020/12/22 20:10:39
刚刚学生读第一声

张海萍  2020/12/22 20:10:41
等会学生要读,注意听他们读第几声

工作坊坊员张洁梅 2020/12/22 20:11:07
对对,从意思上讲是不是应该是四声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20:11:10
刚刚他们是读第一声

张海萍  2020/12/22 20:11:35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杨老师,只要在学生中实践,就会有收获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2020/12/22 20:12:24
我很多时候找不到孩子们的突破口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张海萍  2020/12/22 20:12:43
慢慢来,不着急

张海萍  2020/12/22 20:13:38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现在带着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最好的开始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2020/12/22 20:14:10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张海萍  2020/12/22 20:14:51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异龙罗色湾小学韩菊梅 2020/12/22 20:16:12
理解之后再来读,就会读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

张海萍  2020/12/22 20:17:24
“有的人还可能是……“引导学生拓展开去,发现一类人

张海萍  2020/12/22 20:18:04
为人民服务的人

东风小学杨黎 2020/12/22 20:18:36
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

张海萍  2020/12/22 20:19:21
还给诗歌的韵律美,你想怎样读?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 2020/12/22 20:19:24
拓展延伸后回到课文中加深理解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 2020/12/22 20:20:15
读中悟,有感而发!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 2020/12/22 20:21:12
个人觉得:个性化朗读更能凸显孩子的理解感悟

张海萍  2020/12/22 20:21:42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哨冲    梁雅春 2020/12/22 20:24:17
通过对比朗读,加深理解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 2020/12/22 20:24:51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主持人:

王老师精彩纷呈的课堂让人感到意犹未尽。王老师的精彩演绎,也让潜心学习的我们回味无穷,受益匪浅。下面有哪位老师愿意主动上台和我们分享你的看课感受。愿意的请在公屏上给我一个“1”。没有老师回复,那就请老师们把自己的看课感受,用文字的形式发到QQ群里,让我们大家一起共享。

接下来就有请云南省名师工作坊的坊主,石屏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张海萍老师就“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给我们做专业引领。掌声有请张老师!(张海萍老师专业引领)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20:26:50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 2020/12/22 20:28:08
刚好听到,建水之行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20:30:50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工作坊坊员王婷婷 2020/12/22 20:30:51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20:31:37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20:32:52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20:35:04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20:35:59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东风    佘燕娟 2020/12/22 20:37:56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工作坊坊员刘智娟 2020/12/22 20:42:12
感谢张老师!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工作坊坊员 杨玉琴 2020/12/22 20:42:31
张老师辛苦了!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网络教研活动记录(108)——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

主持人:

集美丽与智慧于一生的张老师围绕“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从  个方面作了高屋建瓴的专业引领。张老师的引领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推开了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真心感谢不辞辛劳的张老师! 鲜花和掌声送给敬爱的张老师!

老师们,语文教研是我们语文教师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在语文教研活动中取长补短、容纳百川,博采众人之长,凝聚集体智慧,最终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老师们,今晚的网络教研活动到此结束,大家辛苦了,晚安!

 

张海萍  2020/12/22 20:50:16
有的课,值得回味
            ——听《有的人》有感
       听了王峰老师执教的《有的人》后,不禁感慨:好的语文课,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在简单的背后,是执教者的不简单!有的课,真的值得回味。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王老师紧扣语文要素,借助有关鲁迅的三个相关资料和本单元的内容,以及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资料,带领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纵观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在检查“预学”的基础上了解学情
      好的课堂教学,一定是建立在学情之上的。王老师开课后就根据“预学”单让学生选择一项内容进行汇报。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王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启发、小结,进而引导学生质疑。整个环节,通过“阅读——发现——质疑”三个小步骤进行,简简单单,清清楚楚。
       二、在“共学”的研讨中理解诗歌 
       “预学”的基础上展开“共学”,最后“延学”是清华附小的一大特色。学校以“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为载体,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思考,敢于质疑,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最中央。在该“共学”环节,王老师以任务驱动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共学研讨,并借助老师提供的三个关于鲁迅的相关资料和和本单元的内容,以及学生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资料,依托文本对鲁迅进行评价。对人物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高阶思维发展运行的过程。这也是阅读能力中的最高层级:鉴赏和评价。
      交流中,王老师巧妙地抓住学生回答中的疑难点“牛马”“野草”重锤敲击,让学生从“是否矛盾”以及“野草”的含义,引发学生思辨,在纵横联系中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润物无声中顺理成章地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值得一提的是汇报前王老师提醒学生要先组内分工。这在小组合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合作,有分工,目标一致而又职责分明。
       三、在对比朗读中体悟诗歌的情感
       朗读的最高境界,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王老师在该课中非常重视朗读:一是朗读的方式多样化,前后对比读,同一小节两种人的做法对比读,男女同学读,指名展示读。二是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王老师在课中问学生“你准备怎样读”,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读后让学生评一评,老师总结“还原诗歌前后联系的特点读”。
       最后,回到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如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反思王峰老师的课,我们可以借鉴的做法是:给学生提供理解的路径,联系本单元的内容,联系自己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的资料,老师提供的资料。除此以外,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学生根据问题,先自学,再共学,然后以小组的形式交流汇报。其中,自学是独立思考,共学是小组讨论,观点共享,小组交流是集体思辨、智慧分享。还可以采用小组间互相补充分方式来实现组际间的思维互动。
清华附小倡导的单元主题学习是小学语文课改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关于鲁迅单元的主题学习非常值得大家去学习和研究,其对单元整租课文和课外阅读的规划与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语文学习的大花园。
      老师们,每次看课,学习百家之长,我们才能尽百家之美,成一家之奇,取法至高之境,开独造之域。

宝秀   刘张云 2020/12/22 20:53:31
今晚聆听了王峰老师的《有的人》,让人受益匪浅。
一、预习单检测
    王老师给学生提供了预习单,检测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有助于老师快速了解学生的基础。
二、提供材料,助于理解
    王老师在充分解读文本后给学生提供了理解的资料,进行对比阅读,进一步扩充了学生的知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用文本又跳出文本
    在教学这课时,我过分注重理解两个有的人的含义及潜在的象征意义,而忽视让学生去找找生活中、身边的有的人,用学生熟知的事例去举一反三,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宽度,使“有的人”有了全新的内涵。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
        王老师让学生围绕问题先进行自学,再进行共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与自己、与同学的思维碰撞中轻松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王老师张弛有度,使整堂课严谨中不失活泼。
       总之,王老师的课给我们提供了借鉴的范本,但能根据学情来设计自己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让我们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

哨冲小学 张巧 2020/12/22 21:44:39
今晚听了王峰老师执教的《有的人》,让我对借助资料理解课文及引导学习小组探究都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而这堂课老师也真正做到了起引导者的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通过一读一发现一质疑去了解学情。
       课堂开始,王老师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通过发现的过程来看看学生对课文理解到了什么程度;而后再让学生说说对于课文自己有什么疑问。能在文中很明显发现的王老师就带着孩子们去解决了,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就开展下一步的合作学习。懂了的就不再讲,不懂的大家再来一起合作解决,课堂针对性强,也相对高效。
       二、通过合作探究去理解课文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过程中,王老师让孩子借助材料,也给了孩子充分的时间去讨论,在小组合作中去答疑。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也有补充,让学生能更好的去理解课文。
        整堂课,看似老师没怎么讲,但是学生通过合作,真正自己学到了、探究到了知识,学生更易于接受,也更好理解。这样的课,老师在课下也得狠下功夫才能做到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指导。
        曾看过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说,课堂上教师越“懒”,学生才越会“学”,而要做到这种“大智若愚”的教学教师真的要很有功底也得很好的设计自己的教学才行。在王老师的课上,我也真正看到了这种“大智若愚”,此课值得我今后好好学习,好好回味。

龙朋王鑫瞳 2020/12/22 22:16:23

非常有幸聆听了清华附小的王峰老师示范课—臧克家的《有的人一纪念鲁迅有感》。王老师抓住“对比”的写作手法,让学生对比“骑在人民身上的人”和“俯下身为人民当牛做马的人”这两类人,感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不同视角感受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伟大无私的精神。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国家有很多像鲁迅这样的人虽死犹生,这样的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们淡忘,它已经播散到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激励着我们直面现实,勇于反省自我,不断前行。课的最后王老师以开放式的结尾让学生去寻找像鲁迅一样的人,去感受他们的伟大情怀! 整堂课王老师适时的放手,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到了知识,真是润物细无声,是一堂值得我们反复去学习的好课。

大桥 舒雨 2020/12/22 22:34:56

今晚有幸聆听了王峰老师执教的《有的人》一课,王峰老师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借助有关鲁迅的资料和本单元的内容,以及学生了解的资料,带领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王老师给学生提供预习单,让学生汇报,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先自学后“共学”,整堂课老师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不同视角感受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最后王老师让学生去寻找像鲁迅一样的人,去感受他们的伟大情怀,更好的理解“有的人”。整堂课王老师张弛有度,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思考自己领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