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目标创设情境注重评价——读魏小娜《真实写作教学研究》有感
(2020-02-26 16:24:16)
标签:
张海萍工作室 |
分类: 教学反思 |
定位目标
——读魏小娜《真实写作教学研究》有感
石屏县坝心镇中心小学
好的音乐余音绕梁,好的诗歌唇齿留香。这个寒假,我有幸读了《真实写作教学研究》这本书,书中魏小娜老师的理论知识为我今后的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语文教育界为之开列的处方有很多,重要的处方之一就是强调真实写作,其表述包括“写作要感情真实”“写真实,写实在”“说真话,诉真情”“表达真情实感”等。但事实上,直到目前为止语文科最为厉害的问题仍是有关虚假写作的问题:机械模仿、千篇一律的虚假写作,而且还不断翻新花样,从一种虚假发展为另一种虚假。读了魏小娜老师的《真实写作教学研究》,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实的写作教学,下面我将从“定位目标”、“创设情境”、“注重评价”三方面谈谈我读了本书的一些体会:
一、定位写作目标要真实恰当,让学生完成真实的写作任务
二、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魏小娜老师在情境的创设与分类中指出:情境认知理论中的“情境”,是针对传统学校脱离生活实际、“去情境化”现象而提出的,旨在促进学习尽可能在接近真实生活的状态下进行,促进知识向真实的生活世界迁移。
平时学生写作文很吃力,究其原因,在于许多写作内容是农村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头脑里根本没有印象,写作课上让他们描写得如何,感受怎样?学生很难做到。于是,有些学生会参考课外作文中的内容,甚至照搬照抄,写的内容都是别人经历过的,一点儿自己的经历和想法都没有。这样长此下去,不但学生的作文能力得不到提高,还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写作课上,我们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就是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环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去了解,去感受,让学生能写出表达真实感受的作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创设情境:
1.
2.
3.
4.
三、注重真实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真实性评价与传统的作文考试相比,更符合真实写作的理念,能促进学生在真实写作过程中的发展,这使得真实性评价成为评价学生真实写作的必然选择。真实写作中的真实性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点:
1.
2.
3.
4.
5.
综上所述,教师真实性的评价对学生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评价学生的作文应该以鼓励为主,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不该带有情绪,应该一视同仁,多一份理解,让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教师不经意的赞美,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尽管评价小学生作文老师们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评价小学生作文应从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他们写的作文是否“真”。所谓“真”,即: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在写作讲评与修改中,为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教学与评价真正融为一体,我认为评价学生作文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围绕课堂目标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2.作文的评价要因人而异,以鼓励为主,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好的学生的作文必须“求精”,差的学生的作文只“求通”就行了;3.精批细改要有针对性,把所有学生的作文改得越细越好的方法是片面的,因为好的作文不可能一次成功,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
以上三方面是我读了《真实写作教学研究》后,结合平时教学谈的一些肤浅的想法。在以后的写作教学中,我会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注重写作评价,引领学生走进一个真实的写作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