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猫》教学设计

(2022-10-19 18:19:14)
分类: 教学资源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的细节描写。

3.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结构。

4.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2.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说“猫”导入

同学们,小猫是温顺可爱的小动物,讨人喜欢。有谁有养猫经历吗?(生分享)你们知道吗?貌似我们的郑振铎先生,讲到养猫记里也有一份特殊的心路历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体会这段特殊的情感经历。

二、默读训练,整体感知

1.故事写 我家养猫的经历。默读课文,试着划分文章层次。

2.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这三只小猫和我们家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从隔壁要来的

从舅舅家要来的

流浪猫

外形

花白的猫“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

毛色花白,不好看。“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了好几块。”

性情

很活泼

更有趣,更活泼

不活泼,忧郁、懒惰。

称呼

小侣

亲爱的同伴

若有若无的动物

情感态度

感到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为他提心吊胆;饭后的娱乐

不大喜欢

结果

病死

丢失

死亡

亡失之后

向别处要一只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三、聚焦故事,精研探析

(一)猫的可爱,让我感到生命的新鲜与愉悦,猫的亡失又让我感到难过。但实际上,第三只猫的遭遇才是作者写这个故事的动机。在我眼中,第三只猫的形象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1)小可怜

难看的懒猫

可恨的罪犯

被冤杀的动物

(二)品一份特殊的情感

这只猫不可爱,那就不喜欢得了,却引来了“我”的一份特殊情感。

屏显:我对第三只猫是一份怎样的特殊情感?

1.关注几个抒情对白:

(1)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2)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3)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

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远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2.比较情感(1)、(2)与(3)的情感分量词。

a“一缕酸辛”那只是暂时的,轻薄的,很容易时过境迁的。

b“怅然地、愤恨地、诅骂”虽然用语重,但它是对外的。对外的愤怒远不及对内的伤痛。

c“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用反复、层进的语义表达向内的自我痛伤。而人,最难疗愈的就是来自自我心理的创伤。

d好久不养猫VS永不养猫,一个是一个时间段的隔离,它有可能恢复,一个是时空的永久隔离。

(三)听一段特别的声音

过渡:对于第三只猫,“我”自我认定的罪过是什么?——妄下断语。

读读我内心的愤怒。

师:回望第三只猫的犯罪事例,一起来评析我的断论。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读好“一定”斩钉截铁的语气,那是未查证事实的主观判断。

设想:当我拿起木棒去追它,打它的时候,或许还念念有词?当时“我”打它时会说些什么。

2.听听猫内心的声音。

30、31节有:

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他是不能说话的。

师:猫,真的不能说话吗?猫,真的没说过话吗?我们找找猫有“说过话”吗?(17-29节)

“咪呜!”里有心声。

原句: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两生演读:一人演我边追打边骂,一人演读“咪呜!”,同时把猫内心的声音说出来。

小结:这声“咪呜”有可能是无奈,是反抗,是哀求,是辩驳,可惜“我”被热血冲昏了头。

“凝望”里也有声音。

a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b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了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

师:“凝望”是何意?我们来体察一下猫当时的处境,你觉得这“凝望”里是想与笼里的黄鸟交流什么?想什么?“我要吃掉它?”

(羡慕、交友、开心、孤独、诉说……)

小结:无论是其声,还是其神,我们可以感受猫是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的。

3.反听内心的声音。

(1)如果这事发生在前两只猫身上,结局会是这样吗?

偏见(若有若无:丑陋的外形,懒惰的性情加上它被“拾”进来),让“我”、我们迷雾了眼睛。

(2)选择回答:

a三次亡失,“我们”一家真的爱猫吗?

b假如第三只猫住进你家,你会怎样做。

引:当猫生病时,“三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的,懒惰的,郁闷的躺着。”

当猫欢快时,“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

小结:无论小猫生病还是欢快,过程中“我们”的表现都是有所缺失的,第三只猫的若有若无的处境更是考验我们对生命的尊重与否。

这其实是一个人和人的故事

《猫》选自郑振铎的写实短篇小说《家庭的故事》,梁实秋说:“小说不可以没有故事,但绝对不能总是在讲故事,最上乘的艺术手段是凭借一段故事来‘发挥作者对人性的描写’。

问:你能感觉到这某种程度上是人和人的相处之道吗?说说书中或生活中的例子。

1.求质朴真率的心声

郑振铎善于写“平平淡淡”的家庭琐事与脉脉温情中轻笼的哀愁,主张文学作品要“质朴”、“真率”。而真正的“质朴真率”就是面对真实内心的声音。

2)知人论世

童年家贫,勉强高小毕业。其童年、青年时期的经历很是辛苦、坎坷,追寻其叔父去北平求学,却没有成为叔父的座上宾,而是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在生活上并没有得到善待。在五四的浪潮下,他深受“科学、民主、博爱”的思想影响,积极追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

2.求质朴真率的人生态度

引: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无知。多用质朴真率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才是正道。何为质朴、真率的人生态度?

屏显:

批判意识与自省意识 , 对于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有艺术良知的作家、 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来说 , 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要素与思想意识 。——苏光文

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

人在许多生命面前恃强凌弱,充分暴露了人性中冷酷、不对等的一面,请多倾听质朴、真率的心声。

对自我“无人性”的言行批判,是心灵的救赎。请多以这质朴真率的人生态度,对待自己,对待每个生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2年10月19日
后一篇:2022年10月19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