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2020-05-25 13:46:10)
分类: 旅游记录篇

  2020年阴历4月初一,昨夜山里下的雨,不知能否成行,早晨起来,看见太阳出来,约好朋友,准备好工具,期盼着出行了。我们要寻找探究的是七十二➹房。昨晚做了一些功课,查了一些资料,借鉴了一些博客大家对行程的描述,增加了许多期待感。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此图片借用猫耳山博客)

我们由当地的村民向导史老师等人指引确实省了很多冤枉路,整个路线是:1、开车来到史家营林水村小广场汇合——2、进入村子一老房后边的小路——3、先顺着平坦石板路来到山底下(路途中有石砌的羊圈作为标识)——4、爬坡度50度左右脚下是落叶和草甸土——5、有一处坟地作为标识(中途有过去烧炭的旧址)——6、顺上山路爬上一个新修的木梯(很陡)见到三块相间的巨石到达72二间房——7、从72间房到银矿洞现在没有路,向导寻找好久开出一条新路——8、古银矿洞进入300多米没有穿越成功午餐进入返程——9、顺着青银沟也叫九道湖向下其中现存新修的梯子三处(过去雨水多时有九个小瀑布)。——回到原路。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摘自猫耳山博客)

 资料介绍:金陵坟山西侧的山,早出银矿,辽末因为战乱停止了开采。《大金集礼》还记载,金陵西北界大山上有银洞,南坡有六十九洞,北坡有七十二洞,浅者有几里,深者有四十二里……。 

《金史》卷十五《食货志》记载在坟山西北有许多银洞出产银矿石,但是语焉不详。查《金史详校》卷四记:“(大金)集礼坟山在银山西北,岭南属奉先县,有银洞五十四处;岭北属宛平县,有银洞六十二处,据此百一十有三,当作百一十有六。”

据考证七十二间房古矿遗址,为明代永乐年间开采银矿砂所遗留下来。里面矿洞四通八达,且洞洞相连相通,遍布古代人采矿的痕迹。洞中有生产现场,有居住场所,有通行的主巷道,有通风的风巷口,有供人食用的水源,真可谓一处古银矿开采的地下博物馆。目前,类似这样古矿遗址在我国北方地区寥寥无几,保存的这么完好的更是绝无仅有。

七十二间房过去名声很大,在京畿几乎人人知晓,许多北京的老人,都知道在京西宛平的大山深处出产白银。正是因为白银矿藏的存在,才形成人人知晓的古矿遗址。

 古银矿遗址分布在史家营杨林水任家堡坡与霞云岭北直河村交界的古洞坡的山下,山脉东西走向,洞口也就是矿井口分布在这面山梁的南北坡的腰部。大小矿井口几十处,深的可由杨林水三队的坡面直钻到震云岭乡的北直河村的古洞坡,距离为2000多米。浅的,有的几十米,也有的几百米。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此处为进山口的对面可以放车辆,许多村民在这里晒太阳,闲隙而乐,几个月的新冠疫情,只有这里没有紧张惶恐,一幅恬淡的画面。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这间房后面的路,就是进入山的启程之路。绿荫下的老房记录着过往的登山者和过去劳作的山里人。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东面的的大山雨后实为清希,白云在山后正徐徐飘上来。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山里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搭起的层层梯田。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一棵爬满藤的果树,地下新耕的农田,透着泥土的清新味,同时飘着果树的香沁。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突兀的山石角处,一簇秀针梅映嵌其中,自然天成,就是一副画。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远处天空,白云生起树木间瑕其中。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脚下石板路自然顺境而砌,比起现代一些村庄刻意临摹,这才是回归的呈现。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路上的村里人劳作休息室的棋盘(好像叫连儿),是用石子对弈的。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陡峭的山,似活得一样,一朵小云跳跃着,出现了踪迹,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处。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小鹿回头”,我就是这天空中的唯一。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地下的植物野生的忘了名字,只记得人工培养的已经大面积用于公园。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小椴木树,用其嫩叶当地做粥吃,味道甚佳。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不知是古代,还是现代测量,在石板路上留下的水洞。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野生韭菜,揪下一把,味道很浓。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一片飞播的松林大家驻足(实际是累了).上山都是松软的落叶,上山很消耗体力,并且坡度都有40度。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阳光绿叶下的弃用羊圈,为了涵养植被,山区现在已经不如许养羊了,这也是上山的标志之一。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渐入高峰,远处的云,山顶斑驳,收入眼帘。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忘记名字的据说有毒误食可嘴吐白沫,煞是厉害。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紫色长裙比肩而舞。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一棵藤将树盘的满满的,失去了自由,却成就了他人。有损而益,也许自然界的观察,才会期之理。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绿色、白色、蓝色,斑驳、间应、杂乱中而守其中,看似杂乱,实际自上而下,布幔层次感。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这就是烧炭的遗址。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老导游简述,如何烧炭,如何运输,使用当地瓷实的木材才能烧出好的碳。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这种植物用来煮猪肉可以得到羊肉的味道,实在很奇特。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讲述老银矿的故事。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三块巨石,就是72间房的入口处,找到三块巨石,攀上去,就是洞口。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上图借用猫耳山图片。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只有通过这个木梯才能登山来,据说原来的木梯,已经烂了,这是近段时间才新打起来的。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勇敢的年轻人,才是时代的未来。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这是对面的洞口,此洞与洞相连。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乱石处是旷工封闭洞口,休息之处。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一棵悬崖生机勃勃的榆树,似一棵大的盆景,有的说是崖柏。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从这里进入需要匍匐前进。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房山银矿过去名声很大,许多北京的老人们都知道在京西宛平的大山深处盛产白银。如今开采白银矿藏的洞窟的发现,证明了民间传说是有根据的。只是近几十年来,银矿才鲜为人知。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看看这个是矿石吗?否也这是辛苦的旷工休息的地方。只是一款普通石头。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矿洞仍遗留有过去矿工睡觉的土炕,洞内有放油灯之处,放物品之处,供奉佛龛之处。据当地老人讲,六十多年前,人们上山来这里还发现有土炕上铺的被褥,只是一动就已风化,可见这里历史之悠久。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只有一个人通过爬行才能通过的通口。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如此才能通过。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有前人留下的路标,最明显处是一处北京大学的学生留下的痕迹,红色箭头指示着前行方向。据向导讲,十几年前北京大学的学生也是请了当地的向导考察此处矿洞,但没有找到出口而告失败。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72间房”古矿遗址的外部自然条件也是非常之好的,它地处京西奇险“圣米石塘”自然风景区附近,与其隔河相望的一条向西南的一条沟谷,谷中果木如林,风景优美,杨林水水库坐落其间,又有公路直达山脚,只要修通到达山腰的石阶蹬道,稍加矿井内部整理即可达到开放旅游的目的。这里可观光,可体验古代矿工生活,可猎奇探验,可进行学术研究。沿沟谷一线还可进行回归自然风光游,金秋果品采摘等。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这就是72间房的其中一件,过去旷工采完旷,到此休息。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往里爬取,共72间。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72间房”古矿遗址的居址,县志有载为明代永乐年间开采银矿砂遗留下来的,里面矿洞四通八达采矿已吃通了大山的底部,且洞洞相连相通,里面遍布古代人采矿的痕迹,洞中有生产现场,洞中有居住场所,有通行的主巷道,有通风的风巷口,有供人食用的水源,真可谓一处古银矿开采的地下博物馆。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类似这样古矿遗址,了了无几,而且保存的这么完好,完整更是绝无仅有,如此处从旅游的角度加以开发,使当代人充分的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进行矿冶开采,更具有历史意义,更何况这种类型的景点在我国国内及至世界上都是不多见的。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这出算是旷工的观景台,休息了在此处唠嗑。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根据史料记载早于明代的洞窟,已经延伸到了金陵陵区以下,也就是说,已经截断了陵区的风水。断龙脉不是明朝天启年间的事情,而是在卫绍王时代金陵的水脉就断掉了。而且是在皇帝的批准和默许下干的。看来,当时的女真皇族还是很讲唯物主义的,只要有银子拿,就不管祖陵的风水了。金代记载的产银的地方有太原府、大兴府,宛平县、奉先县都是归属于大兴府的。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出了72间房,然后顺着小型的一线天转过来,去往古银矿洞。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一款巨石,夹在树木上,也许下次树木失去承重力后,巨石会滚落下去。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一片风光在眼前,云枕断阳光,可以看到圣莲山的老子像。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先要下一段山,到山腰,然后转到古银旷,因为向导很久没来,也出现几次偏差,走了回头路。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要顺着梯子才能下去,旅友一定要有当地人指引才能来,否则不知梯子存在,没准就下不了山了。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两人一组下山,以免山石落下危险。等前一组到了避险处下一组在下。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这是古矿洞洞口边处的庙宇,也有的说是山神。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这就是古矿洞的洞口,出进去时,很厚的落叶。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起初洞口窄小,黑不见五指,人匍匐方可进人,进人隘口,里面豁然开朗,洞口一变三,向上、向下、向中,向上洞进十几米忽然到头,向中往左又是几十米,而且洞的两侧小洞多多,极似地道战中的杀敌掩体。短则几尺,长者几米或数十米。我们选择了一处小洞口试钻,一下钻进30多米,可里面仍有可钻之洞穴,只是太窄我们的人胖,进之艰难,进去20分钟因惧危险,原路返回,后来参考相关资料才知,欲穿山洞到霞云岭北直河,山洞约2000多米,如果顺利通过需要2个多小时,煞是困难,由于太黑洞内资料拍成视频资料截下一部分参考。借用猫耳山4张图片。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像一条蟒蛇盘在树上,大自然神奇。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沿九道湖下山,由于危险未照片,借用猫耳山照片,梯子已修好。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精疲力竭,由望云出风景,又添力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上只等闲,人生也是如此,经过最暗的最难的,一下子原来认为很难的,却感觉容易了许多。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顺着九道湖实际是山雨来时,九个小瀑布(青银沟),下返回路,需要下三个人工搭的木梯,一路艰辛,有的地方很危险,驴友要做好充分准备。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收获的石头,虽不知是否有多大价值,但一路坎坷,带回来的,其价值无可估量。胆钒矿石,氧化后形成绿色,这种矿石山里人用它为羊治肠胃病效果很妙,它常伴着银矿生长,剥开氧化层,里面便露出了晶莹闪烁的银矿砂。

 

探访史家营杨林水古银洞——72间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