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史家营——柳林水村
柳林水村位房山区西南部的山区史家营乡东部,明代形成村庄,因村南大堰台沟中多柳树,故而得名。村庄地势北高南低,村后面靠山,前有大石河支流清水流过,景色优美。柳林水村最初村中有三条水流,原名三流水,由于历史原因,三条水流干沽,村民根据村中著名的大柳树有十余棵覆盖了全村,因此,重起名叫柳林水村,北高南低,村后面靠山(后岭头),前有大石河支流清水流过,村内主要三道大街遍于家家户户目前.村域总面积11.7平方公里,村民429户。2018年3月,柳林水村入选北京首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录。
古老的村落也是七古村落古街道、古四合院、古树、古戏台、古碾、古磨、古井
古街道:全长300米,东西走向,原在文革前东西各有券门一座,底座成拱形,券门上边是瞭望台,街道浆砌块石,石灰黄土混合而成。村里两个券门在文革期间已毁。
古碾的石头是“青子广”的石头,不易风化,由于材料的原因碾子不发黑,现有古碾6盘、古磨11盘,部分古碾仍被村民们使用。
古四合院柳林水有24处古老的四合院,有的比较完整,有的在战乱时期被日本人烧掉,保留着残垣断壁。四合院的风格各异,有里外套院、加过厅的里外院、外大门加里大门的四合院,形成了四合院的一大特色景观。
老院内墙根的长条石头,有的刻吉祥文字,有“龟背纹“有“一炷香”,都有健康长寿,祈福的寓意。
这算是村里的及遵循古老家住风格,又有现代风格的豪宅了。投资很大据说几百万了!
门口一侧的墙壁有个雕花的石洞,我本以为是放置神像的地方,原来是用来放置蜡烛照明。夜晚烛光陪伴过往的行人,别有一番意趣。
一座修旧如旧的四合院,保存四合院原有的建筑格局,保留了原来的基础制式,甚至是原材料,像台阶、柱石、木架等等,构成了现在能看到的崭新的四合院。
古磨坊,残破的围墙却砌进去一个大石磨,原是村里的磨坊,早年间村人都排队到这儿碾米磨面。
村中最早的庙宇是长星观,建在村中间,建于明朝,现有石碑一块,有文字记载,部分字迹年久脱落,分上下院,房屋院落年久失修。
古戏台,保留的是一条条用阶条石砌成的台阶。村民们说,以前说自己是不是柳林水村的人,就是靠这台阶,如果能准确的说出有32级台阶,就证明,你是柳林水村本村的人。
古井,龙王面下面,这是过去山区生命之源。
龙王庙,建于明朝每到农历5月18日,村里就找十二寡妇涮簸箕、杀羊求老天下雨。文革破四旧被拆掉,2007年村民自发捐款元重修。
柳林水村2013年被评为市级民俗旅游村,村内有民俗接待十多户,有特色餐饮、山梆子鼓乐、抗日故事等旅游文化。
柳林水的山梆子戏是一绝,当年十里八乡的人,都到柳林水来听戏。到现在,只是过年过节的时候,剧团还会上台表演。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