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望庐山瀑布》课堂实录

(2014-06-25 20:17:20)
标签:

育儿

 师:好,请同学们坐端正,把你的课本练习本放在身体的左侧。把你的文具呢,放在你桌子的右上角。准备好的同学呢,可以用你端正的坐姿告诉来老师。(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师:孩子们喜欢背古诗吗?

生:喜欢!

师:那老师就要考考你们啦!这样,我们来进行一个古诗接龙的游戏。老师出上半句,同学们对下半句,好不好?挺好了,老师要开始了。泥融飞燕子——你说

生:(指名答)沙暖睡鸳鸯。

师:碧玉妆成一树高——

生: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背得好,接着。

师:最后一句,墙角数枝梅——

生:凌寒独自开。

师:你真是一个背诗小能手啊!现在哪位同学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出上句,让同学们接下半句。(齐答)

师:好啦,同学们是出得好,对得也好。今天啊,这个古诗接龙的游戏,你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开心愉悦的心情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课堂。同学们,上课!

 

师:刚刚有一位同学说的一句古诗,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是谁写的啊?

生:李白。

师:李白,大家看,这就是李白。(课件出示李白的画像)他是我国唐代的一位大诗人,他一生写过许许多多的诗,像我们学过的《静夜思》《赠汪伦》等等,共计千余篇,被人们称为“诗仙”。今天啊,就让我们踏着诗仙的足迹,一起再走进他的另一篇诗作,叫做——

生:《望庐山瀑布》

师:好,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望,就是远远地看的意思。庐呢,是我们要求认识的字。广字地下一户人,就是庐。同学们,读这个词语“庐山”。“瀑”也是我们要认识的字,这个字啊,笔画比较多,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跟老师一起读“瀑布”,见过瀑布吗?看,这就是瀑布。(课件展示瀑布图片)看它这飞溅的水花,像不像它左边的三点水啊,而“瀑”字的下面的水,像不像这瀑布底下的一汪清潭啊?你看小小的一个“瀑”字,竟然有着大大的奥妙,看来,只要我们有心,连一个字都能变为一幅美丽的图画呢。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课题《望庐山瀑布》。想不想读读这首诗?好,现在开始读。注意反复读,直到把这首诗读通顺,读流畅,开始吧。

生自由读古诗。

师:好,同学们,停下来,抬头挺胸看这里。谁能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你来。

指名读。

师:很好,读得很通顺,很清爽。谁能再读一读。

师:嗯,字字落实,声音洪亮,可是啊要是能够读出这首诗的节奏啊,就读得更好啦。你来试一试。

师:读诗的时候要注意音断气不断,像老师这样。谁来试一试。

师:我们一起来试着有节奏地读一读。

师:要想读好这首诗啊,这三个字可是关键。看他们的音节里面,都有一个韵母“an”,这是他们的韵脚,读得时候要注意压长韵脚的音。谁来试一试。

师:你读出了这首诗的韵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望庐山瀑布,开始。

齐读

师:好一首浪漫奔放的望庐山瀑布,那作者都望到了哪些景象呢?谁来说一说。

生:望到瀑布

师:对望到了瀑布,还望到了什么。

生:望到的瀑布就像银河那些美丽。

师:对,望到的瀑布就像银河那样美丽。你说?

生:紫烟

师:紫色的烟雾。作者还望到了什么?

生:香炉。

师:香炉你见过吗?(课件出示香炉的图片)这就是香炉。但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里的香炉是不是指这样插香的香炉呢?

生:不是。

师:而是指庐山上的一座山峰,叫做“香炉峰”,对,大家看,这个炉字,结合课题,你发现了什么?你来说。

生:他们两个字都是一样的音。

师:这两个字读音相同,他们哪里不一样。你来说

生:他们的偏旁不同

师:对,大家看,这个广字头,像不像一座大山盖住了这个户啊,这座山啊就是庐山了,谁能给这个字组个词。

生:香炉,火炉,炉子

师:香炉,火炉,炉子都跟什么有关啊

生:火

师:所以这个字是个火字旁。对了,这个字还是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呢,请同学们看,这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

生:左右结构的字

师:写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可以观察这个字左右部分的宽窄度,还有他的高矮情况。炉这个字,是左窄右宽,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好不好?先写左边的这个火字旁,要写得稍微的窄一点,注意火变成偏旁之后,最后一笔要变捺为点。右边是个户,要写得稍微的宽一些,户的最后一笔撇,一定要舒展,一直延伸到竖中线以左。好了,看明白了没有?现在请大家拿出你的练习本,把这个字在你的练习本上写两遍。

生练习书写。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书写(上下各一个田字格,师范写在上,生范写在下)

师: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头正身直,足安,心静。写完的同学就用你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师:好啦,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已经坐端正了,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字,炉,左边右边,他写对了吗?你写对了吗?炉,要写得左窄右宽,然后,笔画上要注意变捺为点,最后一撇要写得很舒展,你做到了吗?(师修正)然后呀,你看一看你写的字,有没有随意涂抹,随意勾画。写完字之后,整洁吗?如果觉得自己写的不够好啊,可以改一改,或者是重新写一个。都写得非常的漂亮。好了,炉字咱们已经会写了。再看看这首诗里面,还有一个火字旁的字呢,是哪个?

生:烟

师:大家的小眼睛可真亮。就是这个烟。聪明的你们能不能学着刚才我们写炉的方法自己来写一写这个烟字呢,好,把这个字也写两遍,注意写字的姿势。这位同学的头太高了,腰也挺直了。奥,你主要到了变捺为点,真聪明。你 的烟写得左窄右宽,很漂亮。写完了没有啊?写完的同学就用你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我发现了,为什么这位同学写的比较慢呢,原来他写的特别的认真啊。好了,现在都写完了吗?好,让我们来看这句诗,谁来读一读。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

师:一起来读一读。

师:读这句诗的时候,你脑子里面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呀?

生:我看到了香炉山上正冒着烟

师:哦,太阳正照在香炉峰上,香炉峰生出紫色的烟雾,这个生字用得好啊,一个字就把这首诗给写活了,本来是因为山中植物多水汽多而生成许多雾气,飘浮在山中,但是诗人却用了一个出生的生,产生的生,让人感觉真的有一座大香炉在那冒着袅袅的青烟,仿佛只要有这香炉峰啊,这烟雾就永远不会消散。谁能轻轻的读出这被紫烟笼罩的香炉峰?

指名读。

师:谁能再轻一点。让我们轻轻的读。

师:就在这袅袅紫烟之下,就出现了一条气势磅礴的瀑布,看,谁能读一读这句话。

生: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这里有一个字用得也很巧妙,是哪个字

生:遥

师:遥是什么意思啊?遥,就是远远的看的意思。那还有哪个字用得比较好?

生:挂

师:挂,是一个提手旁的字,说明这个字是与什么有关

生:动作

师:生活中,我们都刮过什么?

生:我挂过灯笼

师:挂灯笼的挂

师:挂衣服的挂,挂鞭炮的挂。可是同学们看,现在是一条常常的瀑布挂在山前呢,这瀑布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清凉的感觉

师:凉快

生:很美

师:特别美

师:大自然用它神奇的双手把这长长的瀑布挂在石壁之间,仿佛那清风一吹,这瀑布都能飘起来,这瀑布美不美啊?

生:美

师:读出它的美

指名读

师:你喜不喜欢这瀑布呀?

生:喜欢

师:读出它的喜欢

指名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瀑布。

齐读

师:同学们,你看(课件展示瀑布视频)雄伟的瀑布,从山顶倾斜下来,壮美无比,李白是怎么描绘他的呀?一起读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你从飞流直下,这四个字读出了什么?

生:很快

师:哦,速度快,你读出了什么?说的真好,自然之水自是无畏的,哪怕前面是万丈深渊,也要勇往直前,为我们呈现着气势磅礴的瀑布之美,一起读出这气势。

生齐读

师:这里啊还有两个字,三千尺和落九天。三千尺,大约有三百层楼那么高,这旁边挂得真的有那么高吗?

生:没有

师:李白他只是想表示,它很高很高,所以用了这个三千尺。另外,古人认为,天有九层,九天就是天的最高层。古人常常用三/六/九/百/千/万来形容很高或者是很多,而这种夸张的手法呀,在李白的诗中也是比比皆是。他在《夜宿山寺》中这样说“危楼高百尺,授课摘星辰”,比如说他在《赠汪伦》中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在《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看,这就是李白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夸张,让我们再回到诗句里面,看这个字,他读什么?

生:疑

师:谁能给疑组个词

生:怀疑

师:疑是,最好不要用,还有更恰当的呢,你听。

师:可疑的疑,怀疑的疑,疑问的疑,疑就是指心里边不明白,拿不准,不清楚。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

生:好像银河从天上而降

师:那是不是诗人真的看到银河从天上掉下来了呢?

生:不是

师:而是诗人——想象的

师:诗人把什么想象成什么了

生:诗人把瀑布想象成了银河

师:诗人把看到的瀑布想象成了漂亮的银河啦。这不禁又让我们想到李白在另外两首诗中的想象,他在静夜思中式这样想的一起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他在古朗月行中是这样想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就是李白天马行空,神话般的想象,李白正是用这种夸张和想象成就了他诗仙的声名。同学们,结合我们看到的瀑布图片和听到的瀑布声音,想着那瀑布如银河般从天而降的景象,谁能读出这长长的瀑布?谁能读出这高高的银河?

师:是啊,多么雄伟的瀑布啊,男生读,多么漂亮的瀑布,女生读一读,这是一座多么壮美的瀑布,一起来读一读。难怪人们会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想象一下,太阳照射着香炉峰,香炉峰升起紫色的烟雾,宛如神话中 的仙境一般,这时远远望去一条长长的瀑布从山顶倾斜而下,一起读。“日照香炉生紫烟,眼看瀑布挂前川”

师:这瀑布从天上降落下来,激起无数的水花,恍惚间,真的让人以为是天上的银河坠落到人间啦,读“风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配乐)读李白的诗啊,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一幅气势恢弘的山水画面,渐渐的太阳没有了,烟雾没有了,一切景象都没有了,眼前只剩那一挂瀑布倾泻于天地之间,耳边便自然而然的流出这几个字《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眼看瀑布挂前川。风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生配合读。

师:这首诗,我们已经读了很多遍了,人说熟读就能成诵,谁能把它给背下来了,你来试一试。

师:背得很熟练,还很有韵味呢。谁再来试一试。一起来背一下。

师:我们是这样来背诗的,可古人背诗可不是这样背,他们称之为“吟诵”。听古人是怎么吟诵《悯农》和《鹳雀楼》的。有趣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