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讲句真话就那么难吗?——湖南军训冲突续:学生家长街头抗议称官方公告与事实不符

标签:
湖南军训湖南新闻教官打老师学生教育时评 |
分类: 新闻评论 |
一件看似偶然的军训矛盾在一阵扭打中成为了“冲突”,在冲突中造成41名师生受伤;然而在当地发出官方公告后的一天,当事高一学生和家长走上街头对官方公告予以抗议,称内容与事实不符。
从普通的矛盾到群殴的冲突再到街头抗议,一件县城里小事迅速上升为各主流媒体及公众关注的焦点,而焦点的内容大抵只有两条:一、教官群殴师生并致后者入院;二、学生称官方公布公告与事实不符。看到这里,笔者不禁要问:难道官方讲一句真话,做一次公义之举就那么难吗?
在第一点中,公众想要看到的不是谁挑逗了谁,谁打了谁的油;更多的是想弄清楚教官打人后的处置情况、进度和公义的结果。在第二点中,学生抗议的不是让政府道歉,而仅仅是想要一个符合客观事实且不偏不倚的结果。
对于公众来讲,他们没有在现场看到当时的情况,只是在学生转述和反馈后获得相关信息;当然弄清楚事情缘由非常有必要,但他们都看到了一个铁的事实:教官们对41名师生造成了蓄意伤害。而当地政府于26日发布的公告中恰恰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这点,相反夸大了教师的消极推动作用,并且将更多的责任归结给学生和教师。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接受了九年的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上他们知道了“实事求是”的道理;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在当地政府的通告中看到实事求是,这会不会让他们对我们的教材产生质疑?这份通告是否会对他们的求学过程造成十分消极的影响?当高中政治教师在讲台上再次讲到“诚信”“实事求是”时,这位教师能回答满眼疑惑的学生吗?
当一件事情成为了公众事件,当地政府首先思考的不应是维稳和所谓的大局,而是秉持公义,依照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并向社会公告。如果公布的是客观事实,如果依照法律严格追责,会有什么不安定因素,又有什么不能被公众和当事人理解呢?
一句真话,也许说出来艰难,也许与所谓的大方向和主体思想不符,但这句真话能打动人心,能给受伤者以抚慰,让愤慨者平静。
令人欣慰的是,当事者在面对不公正的结果时没有选择沉默,没有选择放弃,没有懂得配合,而是通过理性的方式表达了他们诉求。这是我国的新生力量,也是希望的力量。同时表明:我国是舆论开放的社会,一纸通告就能定案的一言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五条:“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事情的经过固然重要,谁是谁非都不是一个巴掌能拍响的,但教官群殴师生是不争的事实。结合我国《教师法》的规定,笔者试问:这次事件算不算情节严重?当事者能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唐旋读新闻
Sunny Tang
一个人和他对生活的态度
http://cache.k.sohu.com/img8/wb/smccloud/2014/06/10/140237315676518141.png
新浪微博:唐旋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