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生,一定要兵戎相见吗?——“学生连捅老师10刀”带给我们的思考

(2014-06-20 08:33:09)
标签:

教育

时评

文化

新闻

育儿

分类: 新闻评论

据《南方都市报》于2014年6月19日发布的消息,广东江门开平市宝源路建设银行附近,15岁初三学生谢某伏击一名女老师,捅其10刀。谢某被一名休班交警和一名群众联手擒获。6月19日下午,警方通报:受害人曾担任谢某的小学班主任,管教严厉,暂无生命危险。

看到这则消息,我沉默许久;一时间我难以将蓄意行凶与一个15岁的孩子联系起来。我相信有很多公众都有同样的疑问: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接受9年教育的孩子拿起刀刃挥向自己的老师?是什么让暴力血腥开始向校园蔓延?

截止到目前为止,该事件依然在警方的调查之中;因此我只能站在一位教育从业者的角度去看待这则新闻,从我个人的工作经验及价值观中分享我看到这则新闻引起的思考。

一、教师应理性认知学生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

15岁这个年龄已然处于青春期,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他们在这个时期从孩子的天真逐步过渡到成人的成熟,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比较成熟了,已经拥有成人的三观去审视周围的世界。所以他们往往表现的比较叛逆,不是对自由的渴望,而是为了向外界证明自己依然成熟。这样说来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认知,即自认为成熟与实际不成熟的矛盾。因此教师们应注意这个特殊的时期,不能采用完全打压和否定的形式去管教学生,而是应该更多的给予适当“话语权”,以较为民主、平等的姿态去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管教严格不等于与学生对立

很多教师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即“我都是为了他们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气我?”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认为的好与学生认为的好不一样,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认为教师是为自己好。这两者放在一起看似比较滑稽,其实是校园里每天都得上演的戏码;究其根源我认为是缺乏同理心造成的。

当今的教师们大多都是在应试教育等传统模式下完成学业的,他们似乎适应了这模式里的“理所当然”,即教师理所当然的教,学生理所当然的学。教师站在高高地讲台上神采飞扬的讲着,学生多在书本后被动的听着,大家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都在演绎自己的角色。殊不知,时代已经变了;学生们的认真已然和过去同阶段的我们不一样了,我们需要与时代同步。

三、教师的批评应保护学生的尊严

批评不是单纯的责备,更不是人身攻击与主观评论。既然是批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为之改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你出现了错误时,你的上级对你怒吼,你能接受吗?所以学生是一样的。他们不仅不会认识到自身错误,而且教师的吼与骂可能会更深的刺激他们,使得他们做出更加“足以证明自身力量”的举动。教师的批评应建立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对学生加以开导,在循序渐进的开导中使他们明白自身的错误。

四、师生关系尴尬现状

学生怕教师,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更有家长戏称教师的话就是圣旨。看起来比较好笑,其实这已然成为师生关系的危机。

教师教书育人,学生修德习文,这层关系本应充满和谐和纯洁的,为什么已然演变成害怕和畏惧?我想还是很多教师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比如“请家长”式威胁、再比如惩罚变为体罚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在学生眼前如果频繁上演,他们则失去对教师的信心,久而久之就会敬而远之,最后变成了害怕和畏惧。

教育是神圣的,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更是神圣的;此次的捅刀事件应引起我们教师的思考,孩子的发展可以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但是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容我们在学生身上做任何实验,教育的本身就应是成熟、得体的。

http://00f3c1b4.sohunewsclientpic.imgcdn.sohucs.com/img8/wb/smccloud/2014/06/19/140318707542240786.jpg

 

以上内容来源于本人搜狐自媒体

http://mp.k.sohu.com/server/admin/openNews.go?m=previewNews&pubNewsId=4891803

 

 

唐旋读新闻

Sunny Tang

一个人和他对生活的态度

http://cache.k.sohu.com/img8/wb/smccloud/2014/06/10/140237315676518141.png

新浪微博:唐旋看世界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newsteller

携程旅行专栏:http://you.ctrip.com/members/sunnyta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