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崇高不应有正式与代课之别

标签:
教育时评育儿文化新闻 |
分类: 新闻评论 |
2014年6月17日《新京报》报道,在湖北潜江校园人质事件中,为孩子的营救争取时间且主动“担任”劫匪人质的女教师为代课教师,在26年的代课生涯中有两次因为政策原因被清退;这一报道引起公众们的一片哗然。
代课教师,可以理解为公众印象中的“临时工”,这一身份没有正规的编制,所以无论是从工作还是个人福利本身均没有正式老师有保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代课教师不享有福利待遇,仅仅依靠代课工资生活。这让我想起了张艺谋导演的一部作品——《一个都不能少》,对于这部影片,我想很多80后的年轻人都有大致的印象。影片当中的女老师与秦开美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代课教师;她们还有一个共同的事迹——用实际行动证明对孩子无私的爱。
正因为她们的事迹辅以特殊的身份,这让很多公众感到一丝悲伤;我们在汶川地震中目睹了范跑跑,我们在新闻中看到了校园性侵案;然而当这些案例与代课教师放在一起时,我们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代课教师给予了孩子更多的爱?当然这有一点夸张的嫌疑,毕竟个别代课教师的案例无法代表整个代课群体,但这已然引起了我们对代课教师的关注。
教师,对于孩子而言堪称师范;何谓师范?答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创新为魂。这里所说的学高,不一定是说教师一定要有崇高的学历,而是说比你学识高的人都可称为教师,当然这是一种广义上的定义。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同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将世界前沿的信息加以转化给到国家的未来。这个身份应该享有崇高的光环,因为他们承载着培训国家未来力量的光荣使命。
在整个挟持事件中,将女教师与绑匪放在一起本身就存在戏剧化的一幕;然而女教师在紧要关头的无畏和冷静更是有一点美国电影的味道。然而,我们欣慰的说这是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并不是电影,也不是演习。所以,我认为不论是代课教师还是正式教师,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她们都在做一件事情便是教书,她们都有一个爱,便是对得起学生家长,无愧于天地良心。
最后,我想说,通过这件事情,我们是不是应该对教师队伍的考核有一个更深的思考,让真正的师范加入,让误人子弟者退出?我们能否更多的关注代课教师这个群体?给予她们更多平等和充满透明的待遇?
以上内容来自本人搜狐自媒体
http://mp.k.sohu.com/server/admin/openNews.go?m=previewNews&pubNewsId=4837299
唐旋读新闻
Sunny Tang
一个人和他对生活的态度
http://cache.k.sohu.com/img8/wb/smccloud/2014/06/10/140237315676518141.png
新浪微博:唐旋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