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狗肉节的佳肴真的美味吗

标签:
宠物文化时评 |
分类: 新闻评论 |
最近新闻上的狗狗又称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据悉,2014年6月21日,广西玉林的民间将举办“狗肉节”;据新闻媒体报道,该节预计每天需约屠杀平均100只狗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于是,反对“狗肉节”的呼声再次在网络及平面媒介响起,更多人意识到“狗肉节“的对象不再是单纯的食用动物,公众更多的从人性角度出发去审视所在环境的伴侣型动物。
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我更多的想到了以前养过的一只狗狗——点点;它不是一只名犬,我甚至连他的品种都说不出来。那时我还在上小学,由于家里的大人们都在忙工作,所以回到家中一直是他作为我的伴儿,使我在独处时不感到害怕和孤单,当然也是我倾诉的对象之一。这是我看到新闻后的第一印象,也许比较感性,然而点点在过往生活中给了我,当时的一个孩子,太多的安慰和陪伴。
其实,我不太想批判这种”狗肉节“举办的合理性,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种节日是长时期沉淀下来的民间风俗,从古至今。同时需要注意,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刻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也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就像猿人吃生肉,而净化后的人类吃熟食;古时的人们骑马日行百里,而我们现在坐高铁可以日行千里。时代在变,没有一件事物从诞生到消灭都是理所当然的,正如马匹不一定是生而为人,而是人发现了骑马可以作为交通工具而已。所以,吃狗肉看似并没有什么不妥,更没有触犯法律,然而狗的生命并不是为人类而生。
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狗的定义已经被我们重新诠释。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把狗单纯的当作是看门者,他们用自己的灵敏发挥着实际功用的价值。在后来,我们把它们当作是宠物在家里供养,是可以和我们玩耍的活玩具。而现在,更多的人们把狗当作是自己的伴侣,是家庭成员的组成部分。文明在进步,社会在改变,不是所有的民俗或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都是理应被永远维护的。
我们和他们一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同为上帝的受造物,只是造物主赋予了我们更多的生命色彩。如果,当下一个地球”霸主“突然来临时,我们是不是也成了所谓弱肉强食的牺牲品呢?每次去动物园和动物们亲近时,我真的感受到我们和他们距离可以很近,近到可以互相感受对方温度的距离。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起,难道不能友好的相处么?对于宠物,可以听懂人类语言的动物,我们真的需要以他们生命终结的方式来烘托民俗盛典的隆重吗?
http://s10/small/0045iAPAgy6Jz2J5hWN29&690
注:该文内容来源于本人搜狐自媒体
http://mp.k.sohu.com/server/admin/openNews.go?m=previewNews&pubNewsId=4715285
http://s7/mw690/0045iAPAgy6Jz2DKKTI36&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