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扭生劲云
扭生劲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16
  • 关注人气:2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惯性思维二

(2023-03-20 09:40:55)
标签:

认知

文化

分类: 杂谈


康德提出人对事物的认知是由:感性、知性、理性三段升华而形成的。康德认为感性是直观的感觉,知性就是获得庞杂信息后,进一步综合判断,而形成的初步理念。理性则是在这初步的理念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推导并寻找出事物相互间的内在关系,作出具有说服力的解读。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感性就是直观的经验,知性就是经验的知识,理性则是知识的升华。其实知性是知识的积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素养。

“路径思维”模式使人产生思维上的依赖,并按照其定式来思维使之程序化,逐步蜕化失去自主思维的能力。在这种惯性模式主导下,人们往往会忽略淡化“感性”认识,最终导致人对事物“冷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有了感性的人,充其量也只是一个“机器人”。在这样思维主导下的人一切只是按程序思维办事,从而失去感性认识的“灵感”也就伤逝了创造力。所以说,康德认为“三性”缺一不可就在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惯性思维
后一篇:惯性思维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