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3-11-10 11:12:37)《科学教育活动教师指导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路径:
本文以“教师指导”“幼儿园科学教育”“小班科学教育活动”为关键字,本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了相关论文15篇,现综述如下:
(一)
(1)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由于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和误区,许多学者对此做出了反思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教师出现的问题:从教师选题角度来看,选题过大定位模糊,选题没有实用性,不符合幼儿年龄水平,存在畏难思想只图简便的问题;从教师设定目标角度来看,容易出现定位模糊,针对性不强,目标缺乏层次性,表述角度混乱的问题;从教师材料准备角度来看,容易出现数量不够,种类不丰富,材料卫生与安全问题;从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问题角度来看,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教师缺乏激情,语言表述欠清晰[1];重视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 忽视非正规和偶发的科学活动。从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角度来看,容易自觉或不自觉的压抑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就小班的科学教育活动,徐汇区长桥第三幼儿园的江岚认为,小班幼儿的知识要求难以把握,年龄较小,容易出现三大冲突:情感需要与认知要求的冲突;自我满足与实验操作的冲突;语言能力与经验分享的冲突。
针对教师指导问题,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解决对策,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方面:
内容选择的策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认为:“ 学习的最好刺激, 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王莉认为在选择课题是应该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够让他们提出问题,产生想象力;还可以借鉴优秀教材[3]。江岚还认为,选择内容要迎合幼儿的情感需要,适合幼儿的经验能力等。
环境创设的策略。环境在幼儿园中时非常重要的,环境创设不仅包括外部学习环境的创设,还包括心理环境的创设。江岚强调首先要进行心理环境的创设,良好地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探究活动的最好支持。张承宇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指出良好地心理环境创设包括安全,宽容,支持性的心理环境和良好地人际互动环境[4]。
教师提问的策略。教师的语言一直是一门艺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特意强调了教师的提问。王彦会认为,在科学活动中可以运用鼓励性提问,发散性提问,矛盾性提问,开放性提问,启发式提问。多种不同的提问方式会激发幼儿科学探究欲望,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5]。梁春玲提出,提
(2)小班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能更好的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的指导策略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地发展,有关科学活动教师指导的研究越来越多,教师指导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指导在整个科学教育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影响着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还影响着幼儿创造力的品质的发展,现有的研究都证明着这一点。但是,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师指导的研究还不够细化和深入,因此,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师指导的研究还有待发展。
(二)
美国著名的科学教育家兰本达在书中这样写到:“今天的孩子们需要以某种方式去阅历世界上的各种自然现象,这种方式应能使他们亲自去经历对自然事的意义进行探求和对这个世界进行理解。因此教师就成了这样的设计师,他们把学校变成提供这种经历的活动中心,变成内容丰富的环境,在这里,未来的公民和未来的科学家们可以发现客观事物间的各种关系联系;在思想上建立起用来解释这些关系联系的模型,发展对于各种现象的理解。”在此,兰本达比较多地强调了科学学习中“探究”“经历”与“发现意义”的价值[8]。
1996年,美国发表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教师应知道学生学习,并将学习化难为易,并且应在和管理好学习环境,为学生学习科学提供不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在指导过程中,他提出教师要认识到幼儿之间的差距并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全体学生都充分参与到科学学习之中,要具有怀疑精神。而且指出教师要让幼儿参与到学习环境的设计中,并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因此,教师的指导要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参与整个科学活动中,特意强调了安全问题[9]。
美国哈罗德·华盛顿学院的阿林·普拉特·普来瑞多年研究,教学,实验对教师在科学探究中的角色做了一定的分析。他指出,教师要摒弃自己是信息提供者和期望自己通晓所有问题的答案两个观念;教师要听取儿童意见,尊重儿童,通过评价推动课程的发展。他和沃伦·巴克莱那研究分析了
综上所述,国外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师指导的研究更加细化,更加系统化,更加是以幼儿为主体进行的研究。国外研究更加强调的是探究科学活动中教师的研究。
综上所述,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越来越强调探究过程,教师的指导也就是指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式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指导应该以幼儿为中心,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精神,正确运用各种科学的探索方法。将小班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师指导作为研究课题,将着重于小班的科学教育活动,对于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上的研究更加细化,更加具体化。
[1] 周利文.幼儿园集体科学活动组织实施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学前教育研究[J],2009(8)
[2] 王春艳。对当今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反思。幼教园地[J],2006(10)
[3] 王莉. 对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幼儿主体性教育的若干思考.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J],2009(8)
[4] 张承宇. 小班幼儿科学游戏的心理环境创设.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J],2008(6)
[5] 王彦会. 浅谈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周口日报[J],2008(4)
[6] 梁春玲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思考.甘肃教育[J],2003(9)
[7] 赖娟华.浅谈激发小班幼儿科学探究兴趣的策略 .出国与就业[J],2011(3)
[8]兰本达(Brenda Lansdown),P.E.布莱克伍德,P.F.布兰德著.陈德彰等译.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9]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 (1996).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couresy of the
National
[10] 阿林·普拉特·普来瑞著.霍力岩等译.幼儿园科学探索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