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研究》文献综述

(2013-11-10 11:10:45)

文献综述路径:本文以“自由游戏”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论文103篇,又以“自由游戏”为关键词,在中国维普资讯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论文13篇,现综述如下:

 

前言

   游戏作为幼儿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一直受到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但与之伴随而来的便是游戏自由性和教育性的矛盾,尤其是在儿童可以凭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自由游戏中,这种矛盾尤为明显。该文就对于在幼儿自由游戏情景中,教师到底是否要参与到其中,如何参与,何时参与,参与及指导程度等方面,结合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整理进行了研究。

 

 

正文

  ①国内

1我国学者的论述中都强调在幼儿的自由游戏中,不排斥教师的作用,排斥的是“教师的反客为主”,教师应当充分保证幼儿的自主游戏性,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游戏的主人,而要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教师就要学会在游戏制定中让儿童参与,在游戏过程中“走在一旁”,在游戏结束后引导儿童自主分析。教师要从心里把幼儿当成游戏的主人,不以控制为目的。

2在游戏环境的创设上,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一个合适的游戏环境。在教师的参与程度上,不提倡“不作为”和“太作为”。教师应当以同伴的心态加入到幼儿的自由游戏中,在一旁观察扶持,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但这帮助并不是指导而是引导,无论何时都应让幼儿处于游戏的主人地位。

3在教师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在情绪上顺应儿童,以鼓励为主,师生是合作伙伴,教师摆正心态,当幼儿进入“深度游戏”时要适时退出。

由此可见,在我国的研究中,教师是作为一个参与者,一个观察者,一个支持者,一个引导者,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幼儿在自由游戏中的主体性地位。幼儿能够从中得到充分的自主游戏的乐趣,但是纵观文献的阐述内容,显而易见的是在教师要如何保证幼儿在自由游戏中的自主性和教育性的相统一,既让幼儿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又要让他们从中得到游戏之外的教育性成分的问题上,缺乏一个具有相当学术意味的观点。
    纵观整个游戏过程,教师的角色分类:参与者,一个观察者,一个支持者,一个引导者。

我们如何让教师在陪伴孩子游戏的同时,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让教师充分的融入到这个既定的角色中去,让教师用一个引导者的明确思路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的游戏又不会使他们产生额外的情绪,至少是不排斥不反抗。至少能让孩子接受,作为教师的我们以一个“合作伙伴”的身份加入他们的游戏中去。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将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深究和探讨的问题。

②国外

 在国外并没有专门的针对教师在幼儿自由游戏中的指导和参与情况的研究,但是在国外的文献中,学着都强调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儿童从中得到乐趣。例如在日本,教师编制游戏和幼儿的自主游戏的比例为3:1。又如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指出:“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有两个步骤,一是模仿阶段,二是游戏阶段,游戏是儿童学习社会生活的关键步骤。”由此可见,幼儿的游戏是很重要的,其中自由游戏是最能让儿童感到快乐的一种游戏手段。因此,教师要利用现有的资源多为儿童提供自由游戏的乐土,同时要保证幼儿自由游戏的自由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由此可见,在国外的文献中,大多强调游戏的重要性,对于在自由游戏中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情况,也要求教师能给与儿童充分的自主性,不提倡“一手包办”或者“甩手不管”两种情况的出现,但是教师要如何把握好参与指导情况的程度以及如何参与指导,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文献中,都强调了自由游戏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参与指导的必要性,国内的文献则更加详细的阐述了作为教师应以怎样的心态情绪看待幼儿的自由游戏以及具体每个环节要如何做才能保证幼儿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这些文献中,虽然都讲到了教师应处的角色和合理的作法,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要如何融入到这样的角色里,要如何具体做到这些要求,并没有具体阐述。例如在游戏环节的制定中,要保证幼儿游戏的主体性,那游戏环节的设定就要求幼儿的加入,在具体实施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如何保证幼儿能积极参与游戏的制定以及游戏制定的顺利进行,而在幼儿游戏制定的环节中,教师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都是我们将要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高祥.幼儿园中自由游戏的涵义、价值及运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4

  [2] 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邓亚文.幼儿园自由游戏中教师的角色与指导策略[J].幼教博览,2011,7

  [4] 贾霞萍,聪玉燕.重视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6

  [5] 杨元花.论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9

  [6] 杨元花.儿童户外游戏场中成人的适当角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8

  [7] 刘焱.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论思考[M]//陈帼眉,刘焱.学前教育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59.

  [8] JiinRdd理解儿童的行为——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指南[M].毛曙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24.

  [9] 约翰逊.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M].华爱华,译.上海:出版社,2006

  [1O] 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1]  黄进.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J].中国教育报(基础教育),2000,8

  [12]  杨静.幼儿园游戏活动形式特征及结构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