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随想
(2013-08-27 07:32:32)
标签:
文化 |
分类: 旅游随笔 |
乌镇随想
春暖花开,阳光灿烂。2012年3月27日,我怀着极其喜悦的心情,参加了由嘉定马陆包桥村组织的老党员乌镇一日游,感慨良多。
乌镇是著名的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又是大文豪茅盾的故乡,早已声名远播,我读茅盾的小说和回忆,对乌镇心仪已久,早就想一睹其风采,这次得以一游,了了我的这一愿望。
大凡乌镇的老屋,都是临水而筑,被誉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这里基本上保持了古镇的原貌,虽历代为商贾云集之地,却没有如有的古镇那样过度商业化开发,让人叹为观止。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得益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从我们参观的百床馆、木雕馆、酒坊、染坊,以及大大小小的庙、寺、塔、祠、堂、院等,无不透露出乌镇特有的文化气息。临水而建的昭明书院,乃梁昭太子萧统幼时随六朝时文学家沈约读书之处。昭明太子召集文人学士编写的《昭明文选》对后世文学颇有影响。书院前面的“六朝遗胜”石坊,乃明万历年由乌镇同知全廷训所建,石坊上有乌镇人沈士茂题写的“梁昭明太子与沈尚书读书处”。昭明书院和“六朝遗胜”石坊仿佛在向人们昭示乌镇深厚的文化积淀;而茅盾故居、茅盾纪念馆、茅盾纪念堂以及茅盾启蒙的私塾、茅盾读书的立志书院,更是今日乌镇的骄傲。这些都可以佐证我上述的猜想。我国历史上所谓盛世,兴旺不过百年,而文化可传承千年。
2012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