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农民工朋友
(2013-08-22 08:04:27)
标签:
文化 |
分类: 时事评论 |
我的农民工朋友
小杨夫妻和小孔夫妻都来自安徽,年龄不超过30岁,两家是亲戚,一起来上海打工已经多年。自从居住我家老屋后,我们成了忘年交。他们两家都有一个儿子,都留在老家上小学。今年春节,小杨一家加入了春运的滚滚人流回家过年;小孔将孩子从老家接来在上海过年。元宵节前,小杨夫妻俩已返沪上班;元宵节后,小孔就将孩子送回老家。我问小孔,为什么不将儿子接来上海上学?小孔的爱人说,我们每人的工资,加上加班费,每月不过2000多元,除了日常必要开销以外,所剩不多;而在这里上寄宿制小学,每学期的费用要2000多元,上不起。小孔说,家里的父母都要承包土地,无法来上海照顾孩子,只好将小孩送回老家。以后家乡工业发展了,即使工资低一点,我们也愿意回家乡的工厂打工。
我还有一家房客,老夫妻俩都50
我还有一个农民工朋友,也是安徽人,今年42岁,是在我老家附近一家公司当主管,最近我们在一起聊天,从天南海北,到当前国家大事,他都有独到的见解。使我吃惊的是,他竟然谈到前几天马云在亚布力论坛上的演讲,说马云真正“担心的是大家这么辛苦,最后我们所挣的钱买的是医药费”。他很赞同马云的观点。他说,我来上海拼搏已经十几年了,我们公司逐步壮大,每年交了很多税,为上海作出了贡献。虽然我在马陆镇上租房居住,两个小孩也在马陆上学,但真正要融入这个城市生活也不容易,而我手下的工人就更难了。他认为,这样的发展模式不能持续。他还认为,当前中国最大的问题不是贪污腐败、环境污染等等,而是人心散了,一切向钱看。因此,他要求手下的员工,第一要做人,第二才是赚钱。他认为,我们赚了钱以后要搞实业,不能拿去炒房产。搞实业才能创造财富,增加就业;而炒房产,把房子的价格炒上去了,财富没有增加。朋友的这番话 ,更使我对他刮目相看。我认为,我的这位农民工朋友,可以说是中国农民工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