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2015-11-30 14:58:21)
标签:

教育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加强课内外阅读整合  提高学生习作素养》结项鉴定审批书

课题编号        JCJYC140212022        

一、数据表

结项鉴定成果名称

    《加强课内外阅读整合提高学生习作素养》研究报告

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

最终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论文

计划完成时间

20156

实际完成时间

20156

申请结项时间

20156

   

A.正常        B.提前         C.延期

项目主持人及课题组主要成员简况

项目负责人

   

任宏宇

性 别

  

出生日期

196999

所在单位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第五小学

行政职务

校长

专业职称

小教高级

研究专长

小学语文教学

  

本科

  

     

通讯地址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第五小学

邮政编码

472143

联系电话

0398--3833747(办)

E-mail

rhy3693@163.com

题组

   

     

职称

承担任务

 

陕县第五小学

小教高级

课题的实施安排

方海娜

陕县第五小学

小教一级

课题的实施

柴关红

陕县第五小学

小教一级

课题的实施,

张红霞

陕县大营中心校

中教高级

课题的实施

师落雁

陕县第五小学

小教一级

课题的实施

二、总结报告

一、项目预期研究计划的执行情况:

    本课题的组织实施,由于课题计划得当,实施安排周密,课题组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工作,圆满完成了预定计划内容,取得了显著成果。

    我校自此课题立项后,认真开展研究工作,课题按原定方案执行,为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有序的实施,我们首先召开课题例会,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其次又专门研究各成员分工,成立了以张芳为组长的课题小组,由骨干教师方海娜、柴关红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张红霞、师落雁具体负责课题的实施和活动的安排,各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特点,选择结合点进行细致的课题研究;最后,成立了以教科室为主的相关阅读课题研究中心,各个部门相互协作,每学期制定研究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分析总结。由于管理规范、职责明确,使得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

    整个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计划周密,安排妥当。课题组主要成员为高段语文教师,这为课题研究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题研究采取问卷调查、集中研究、公开教学、课堂指导、学生竞赛等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使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开展“学生问卷调查”,并对调查了解的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撰写分析报告,为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课题研究的实施打下基础;组织学生开展字、词、句、阅读、作文等一系列的专题竞赛,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加强课内外阅读整合,进行整本书的系列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提高学生习作水平。课题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认真钻研思考,在实践中总结反思,撰写出高质量的课题科研论文。

二、成果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创新程度、突出特色和主要建树:

    本课题主要由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整合,从而形成自主而积极的阅读态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积累运用的方法,以此提升习作能力。课题以课外阅读积累模式和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扩大阅读积累量,推进有效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为目标追求。创新之处在于本课题注重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突出学生本体,在农村小学中尝试开展师生、亲子共读共写,课外的自主阅读及交流活动。在实践研究中,努力探索,力求构建一套与农村小学生发展潜能相适应的系统完整、可操作性强的阅读学习策略,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习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题在研究成果上,有学生调查问卷,有探究实践课例,有研究反思,有教学科研论文等,具有系列化、多样化的特色。在研究方法上,实施了问卷调查、集中讨论、教案设计、观摩教学、社团活动等。通过课内外阅读整合实践、习作指导训练,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有效提高了学生习作能力,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建树。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学术价值:

      成果一:通过研究实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习作能力。

成果二:形成了适合我校阅读推荐体系,开展师生共读,加强阅读指导,在课内外阅读实践中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成果三:总结出适合我校的课内外阅读整合方法。

      成果四:形成了适合我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习作指导课的教学模式。

成果五:在阅读实践中,进行读写结合训练,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成果六: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反思,撰写、发表了多篇论文。   

      成果七:课内外阅读实验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师自身素质。

应用价值:

    开展《加强课内外阅读整合  提高学生习作素养》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适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以及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通过自主阅读,增加语言文字的积累,为阅读教学增量,为写作教学增效,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2.促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内,学生自主地阅读,反复读和多读,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有效地促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强自主阅读,对学生正确运用语文文字大有益处。

    3.适应我县教学教改的需要。我县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所以我们有必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把教师的教、读的时间多让位于学生的自主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社会影响:

    本课题研究的实施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掌握语文阅读基本方法的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最终到达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的目的。

    2015321日,我校迎来大营中心校新教育实验汇报展示会。柴关红老师和她的孩子们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阅读课程,汇报了师生亲历阅读实验的成长历程;工作认真的方海娜老师激情澎湃地向与会领导和老师们汇报了她作为我校新教育阅读实验带头人的工作,从晨诵、午读、暮省,到师生共读共写,从亲子共读,到个人读书的成长。他们的展示充分体现了实验班级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投身教研教改工作的热情、付出和享受教育成功的幸福教育生活。与会人员参观了学生制作的手抄报、读书卡和暮省、读后感、作文等成果后,赞不绝口,一致认为我校的实验教师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201548日,在陕县教体局举办的教师阅读展示会上,实验教师方海娜、柴关红均被命名为陕县第一批“新教育种子教师”。

    201524日,课题主持人任宏宇在《教育时报》发表论文《“汉之星”在语文课堂的渗透》。

    2015228日,实验教师柴关红撰写《相信种子,聆听花开》一文于发表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2015331日,实验教师方海娜撰写《简论如何在阅读中找准读写结合点》一文,发表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2015425日,实验教师张芳在河南日报第五版发表文章《养成读书好习惯》。

    实验教师张芳在阅读与习作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完成《在阅读中学会写作的研究》一文的撰写。实验教师柴关红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进行课内阅读的整合,总结经验,撰写《课内阅读单元教材整合的尝试》一文,并在学校高段语文教学中推广应用,高段语文教师在教学实际操作中,感到实用、可操作性强。

四、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欠缺,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等:

    一年来,我们收益颇多,但在本课题的研究中,课题组的教师还有一些感到困惑的问题。

    首先,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及读书交流的学生越来越多,但仍有一部分学生胆怯,处于旁观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阅读意志差,阅读不能持之以恒。其次,在实验教学中,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摸式,但教师还放得不开,担心教学质量,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充分。最后,教师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反思过于单薄,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经验难以提升。

    总之,《加强课内外阅读  提高学生写作素养》课题实践一年来,在教研室老师的多次悉心指导和关心下,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解决了学生阅读中存在诸如没有阅读时间、课业较重、家长和孩子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阅读缺乏系统性的指导等一系列问题;在校时间中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明显增加,教师能积极贯彻整合课内外阅读材料的教学理念;教师阅读指导技巧和方法不断增强,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加,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明显提高;学生精神面貌得到大幅改善。

   《加强课内外阅读整合  提高学生习作素养》研究课题现已准备结题,但学生课内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提高习作方法的指导任重道远,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所探索出来的途径和方法,必将为今后指导、激励学生读书写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新的问题和不断变化的学生又将给我们提出新的挑战。下一步课题领导小组将重点做好本课题的总结推广工作,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其他年级,并辐射到陕县其他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提高我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题组的主要阶段性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或发表刊物及刊物年期

1

《“汉之星”在语文课堂的渗透》

论文

任宏宇

201524

《教育时报》

2

《养成读书好习惯》

论文

 

2015425

《河南日报》第五版

3

《简论如何在阅读中找准读写结合点》

论文

方海娜

2015331《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4

《相信种子,聆听花开》

论文

柴关红

2015228《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四、初审鉴定意见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

                                                                                         

省辖市(省直管县)基础教研室初审鉴定意见:

                                                                                         (盖章)

                                                                                           

五、项目鉴定审批意见

专 家 鉴 定 意 见

编号:   主持人:     课题名称:

JCJYC140212022 任宏宇 《加强课内外阅读整合提高学生习作素养》

                                                              鉴定专家小组负责人(签章)

                                                                            

省教育厅审批意见

                                                                                (盖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