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画技法——点叶树法和夹叶树法

(2015-01-31 08:53:20)
标签:

教育

课程

美术

育儿

分类: 家长关注

 

                           

这是个国画基础视频,您可以看一看

 

 

树叶画法: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U1MzM5OTY=.html

 

                                                                       点叶 

 

视频:http://www.56.com/u23/v_NTIxMzM4NTI.html 

  树的点叶方法很多,但总括起来可以分为几大类:

  一、“个字”、“介字”点,属于常用点法;
  二、花型点(笔呈中心包围势态);
  三、直笔、横笔点;
  四、椿叶点;
  五、特殊点法(如松、柳、梧桐之类)。
 
  点叶训练主要在于明了各种符号的组构意图,比如同是用介字点,由于组构意图不同,视觉效果差别会很大。
  古人对点叶也有一些要点提示:
  一、“点叶随浓随淡,一气落笔”。而一气落笔的好处是墨气和泽、生动。其实,这也是学习者用笔的一个重要原则,当今很多画家并不十分在意这种随浓随淡,一气落笔(一笔墨一笔墨地安排)的方式,这就给今后的画风发展留下了致命的隐患。
 
  二、“点叶犹须手熟,有匀整处,有洒落处,用笔时在收放得宜”。这里说的手熟要区别于画家习气,因为手要向什么方向熟,拷问的是画家到底理解了多少画理,而绝不是自来熟。这样一来,画家从手生到手熟的过程,也就是他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的对画理、画法求索的过程。点叶的匀整与洒落是两种内心的感悟通过用笔而显现的一种基础能力。点笔的匀整反映出画家内心的平和,点笔的洒落则反映出画家内心轻松放逸的另一面。
 
 
  三、“画叶之法不可雷同,一树横则二树直,三树向上,四五树又一改变”。这里向我们揭示了山水画中树与树之间的最行之有效而又简洁明快的区分方法,名曰“相间法”。不同点叶(夹叶)的“相间”使我们很容易区别不同类种(树木)的前后左右关系,掌握了此法,我们就能够很好的处理繁茂的杂树林了。
 
  初学点叶,(结体)宁紧勿松,养成各类点叶的组合习惯后,用笔才可进入到放松阶段。开始可选择“个字”、“介字”、“花型”等常用的点叶符号进行组构练习,重点是培养组构(树)枝、体意识以及感应浓淡枯湿的变化。
 
  顾坤伯课徒稿中各种不同的点叶法。名称很形象的概括了单个符号的形状,但要将这些符号组构成树形,需要长期修养。如柏叶点就是前人感应自然界的柏树而总结形成的点叶符号,这是规矩的组构方法。明通了点叶法的理后,我们就可以依此理到生活中去观察真实的柏树,并根据各人不同的感悟,变化用笔用墨的浓淡枯湿与组构秩序,形成自已的柏叶点法。左图为画家运用柏叶点组构成柏树。
 
  北宋巨然运用介字点构筑的杂树,其介字的排列秩序与笔墨处理已(较规矩的介字点)大有改变,这种改变反映出画家对自然美的尊重与感应。中图为某当代名家的点叶树,其排列秩序的杂乱,反映出画家观察经典时没有读出名师认知自然的态度,对树的生存状态也缺乏基本认识。虽笔笔发力,但力量只用在了显现浓枯墨迹上,对丘壑之美与笔墨之养的认识肤浅。右图为张伟平课徒稿,此稿用规矩的介字点点叶,所改变的只是点叶的排列秩序与用墨的浓淡变化,但依然体现出画家对树体基本组构规律的感应。
 
 

夹       

视频: http://www.56.com/u94/v_NDE3NTA3MTU.html

    夹叶的种类很多,一般来说有什么形态的点叶就有什么形态的夹叶(松叶等用笔细小的点除外)。夹叶可分粗、细两类,也有封口夹叶与不封口夹叶之分。

  (一)夹叶填色请参考国画山水设色规律:

  (二)基本设色方法介绍图

http://s10/mw690/0042SOdwzy6PBvbdUENe9&690

   ①先着朱砂,后罩淡色大红;②先着汁绿,后填石绿;③先着藤黄,再罩赭石;④先着朱磦再罩胭脂;⑤淡施胭脂色;⑥先着墨绿后填石青,再罩淡汁绿;⑦先着汁绿(偏嫩绿)再填石绿;⑧先着花青作底色,后填石青;⑨两次淡施汁绿;⑩先着淡绿,干后再选择性着墨绿(偏青)色;⑩赭色树叶。以上各种着色法不作着色标准,仅将变化用底色、正色、罩色的程序演示给大家。

   注意点:(1)矿物质类颜色只能薄施,如遇画面须厚色,可薄施数次,如再不够,又遇画面颜色泛上,可罩矾水或胶水,干后再薄施,真到満意为止。(2)底色与罩色可一次完成,也可多次完成。

 

 

 

   (三)画夹叶树的注意点

   (1)画夹叶树不管勾干还是勾叶,也不论是画粗夹叶还是工细的夹叶,用笔都要带进“写”的意味,不可谨勾细描。

   (2)不同的夹叶组构与运用夹叶的疏密浓淡是分清前后左右关系的主要手段。但这种变化不要过于细碎频繁,以免破坏夹叶树的整枝形态。

   (3)画夹叶时,对它的组构方式与延伸的脉络要心中有数,有时虽然整枝夹叶掩盖了后面的枝干,也要让人感觉到枝干的存在,这就须要勾叶时非常明白它的生长规律。

   (4)在夹叶树后面勾画新的枝干,要注意前后衔接关系,不可勾干时紧接夹叶用笔(没有空间距离)。勾干用笔要一碰一让,使其有虚实变化。

   (5)上色时,遇到写意(未封头的)夹叶时,不要将色填出夹叶线外,影响夹叶树的精神。

  (6)勾领头夹叶要明确,换头也要明确,一定要注意抓住领头夹叶,按组构意图顺势伸展出其他的叶,这样才能做到组织有序

   (7)勾同种夹叶,大小形状要基本匀称。如果设色,请注意没有勾叶的空

白处,其空白大小不能超过单个夹叶的空白。

 

 

  夹叶的种类很多,一般来说有什么形态的点叶就有什么形态的夹叶(松叶等用笔细小的点除外)。夹叶可分粗、细两类,也有封口夹叶与不封口夹叶之分。

  (一)夹叶填色请参考国画山水设色规律:

  (二)基本设色方法介绍图夹叶树法

 

   ①先着朱砂,后罩淡色大红;②先着汁绿,后填石绿;③先着藤黄,再罩赭石;④先着朱磦再罩胭脂;⑤淡施胭脂色;⑥先着墨绿后填石青,再罩淡汁绿;⑦先着汁绿(偏嫩绿)再填石绿;⑧先着花青作底色,后填石青;⑨两次淡施汁绿;⑩先着淡绿,干后再选择性着墨绿(偏青)色;⑩赭色树叶。以上各种着色法不作着色标准,仅将变化用底色、正色、罩色的程序演示给大家。

   注意点:(1)矿物质类颜色只能薄施,如遇画面须厚色,可薄施数次,如再不够,又遇画面颜色泛上,可罩矾水或胶水,干后再薄施,真到満意为止。(2)底色与罩色可一次完成,也可多次完成

 

   http://s10/mw690/0042SOdwzy6PBvgDvAJ0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