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来源 ∣ 节目一线 ,人物 ,新浪,南方人物周刊
“约了人,还有服装赞助的事要谈呢。”赵宇永远有局。采访前晚,她只睡了4个小时——凌晨两点,她才和自家艺人李波儿从呼和浩特飞回北京。近半年她胖了20斤,下眼皮肿得厉害,前两个月因为太累,免疫力下降,手臂上起了一片片疹子。
娱乐是个圈,经纪人也是个圈。还没毕业时,一位先入行的大学同学很嗨地聊起,做经纪人成天跟明星到处飞,可爽了。凭着对非“朝九晚五”的向往,赵宇抛弃了美术老本行,走上艺人经纪人之路。
她的性格算对路——靠谱、热情、外向,适合鱼龙混杂的名利场;运气不差——入行有朋友帮衬,艺人信任,26岁就当上掌管财务的经纪人。
赵宇常常自比销售:了解艺人的才艺和特点,就像了解商品优势,跟商品竞争一样,艺人也得擅长避开劣势。很大程度上,如果把艺人比作商品,那这件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经纪人。
捆绑销售,有时候赠品也变成了商品
推销首先要熟知“商品”属性,即艺人的气质定位。赵宇对综艺主持李波儿的特性了然于心。“李波儿出生在东北,东北人整体给大家的感觉就是特逗,她骨子里就带着搞笑基因,这些东西是学不来的。”幽默担当、综艺味浓,是赵宇给艺人设的基本定位。
量身打造的完美机遇毕竟少数,很多时候,赵宇需要判断和权衡,与一个可能存在“隐性艺人基因”的机遇进行漫长沟通、博弈。
比如一档美食节目,格调偏正经,本与综艺无关,但赵宇知道,李波儿有本事把节目做出阳光活泼的综艺感。她向节目组建议,搭一个同类型偏搞笑的男主持人,有助于节目效果。
国内造星产业空前繁盛,“网红”横空出世,夺走传统艺人的大量粉丝。娱乐丛林竞争惨烈,出镜曝光的机会,也得争。
圈里某知名经纪人,曾给自家艺人争取个露脸机会,但节目负责人完全不予理睬。结果经纪人搬张小板凳天天去人家门口蹲守,最后硬把这件事办成。“那是以前,如果现在还用那种方式,我觉得真的是会招人烦,会被保安撵出去的。”赵宇倾向于理性的方式。瞅准一个机遇,她发动力所能及的人际关系网,一步步靠近核心角色。
娱乐圈流行明星“捆绑式销售”,混得风生水起的艺人,上节目偶尔扶持一下不太红的好朋友,这被赵宇形容为“赠品”现象。“其实赠品有时候也确实挺好的,你把它附带推销出去,最后发现赠品变成商品了。”
艺人和经纪人的关系也是“捆绑式销售”。赵宇认为,对方对经纪人越信任,经纪人的销售成功率越高。因此经纪人推销艺人的同时,也要销售自己,是一种连带的关系。
陪艺人跑通告之外,为了保证线下与粉丝、合作方的关系,赵宇还得一场接一场参加圈中饭局,一晚赶几个场子,这得需要拥有好人缘和好酒量。时刻站在艺人身边,她明白自己也是艺人的脸面,所以细致到穿衣打扮都会注意。第二次采访时,她穿着一件黑色T恤,袖口处划着时髦的黑白条纹,衣服是她跟李波儿逛街时买的。
“你的状态决定了你的命运。”赵宇说。虽长居幕后,但圈中仍有一些助理、经纪人心气儿高,后来干脆出道当艺人的也不少。赠品,成功转化成了商品。
感觉在和艺人谈恋爱
赵宇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大半本涂满了漫画人物李波儿,李波儿不开心了,李波儿又撒娇了。。。一旁对话的是戴棒球帽的赵宇。
这份工作,常常是艺人和经纪人24小时亲密接触。赵宇特理解为何圈内常常出现艺人和经纪人成为情侣甚至夫妻的现象。“真的,艺人跟经纪人,除了上床,感觉就是那样跟恋人似的。还会吵架,每次解除了之前一些误解,两个人关系更好了,哈哈哈。”
多数艺人一开始并不亲近经纪人,有点防备心。但赵宇很快就博得李波儿信任。赵宇陪伴艺人熬过很多个心理低谷期,倾听并安慰。因为大多数时候脱离了日常,加上太忙,艺人的朋友一般也很少。
赵宇太了解这一点了——她多次透露出对李波儿孤独处境的心疼。两人感情的升级是在李波儿心情很糟的一段时间。赵宇去她家几乎同吃同住了一星期。“她把你当成一个倾诉的对象、朋友,展现脆弱的一面。然后你给她一些建议。你会发现她其实很重感情。人与人关系处得好,并不是因为她给了你什么,而是因为你了解她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了。”
艺人也罩着自己人。赵宇曾在某个片场目睹一个助理好心向剧组负责人确认艺人出场时间,结果对方盛气凌人地嚷起来:“你什么意思?你在质问我吗?”艺人听说了这件事,冲到片场就责问剧组负责人:“你怎么能用这种态度对待我的助理?我们哪里错了!”
“对,欺负我的人,就是欺负我。”赵宇说到这儿,得意地眯眼笑起来。
赵宇感叹,明星活得很辛苦,还不如普通人那么自由。李波儿录节目一天至少得站个七八个小时,赵宇的工作是分分钟盯着监视器观察她的现场状态,休息时上去提醒一句:“你今天眼神有点飘忽,在想什么呢?”
从底层打拼到稳定投资
担任李波儿经纪人之前,赵宇在一家经纪公司干过类似星探的工作。两年后,朋友介绍赵宇给李波儿当助理。助理,是成为经纪人的第一步。助理负责打理艺人从工作到生活的诸多琐事,但不碰核心财务,没有行程决定权。
很多少男少女天真地以为天天和明星在一块儿,倍儿有面子,把娱乐圈八卦当谈资,和周围人显摆。赵宇听说,横店有一大批年轻人在找艺人助理的工作,方式通常是开着车四处去找经纪人,自我推销,“你看,我可以接送你们,我还会做饭。你们要了我吧。”
赵宇一副熬过来的表情,“你真正接触这个行业的话就发现,做助理非常辛苦。”助理的手机从不关机,24小时随时待命,脑子飞速运转,“要比你的艺人提前想一拍。”而往往明星起初都对新助理存有防备心,再碰上脾气暴躁点的,新助理少不了忍受诸多委屈。
赵宇一位朋友的朋友在杭州开了一家房车公司,既是老板,又是司机,给某男艺人开车。某天司机意外发现男艺人直接在车里暴打他的助理。“司机特无奈,这种事也没有办法去掺和,就跟朋友开玩笑,说我得上去看看我的车有没有被打坏,那你就想到,他们在里面打得多狠,‘丁零当啷’的。”赵宇气呼呼地说,如果她是那个助理,一定打回去。
据说这个行当里好多助理都会忍,因为家庭经济差,万一失去助理工作,连生存都成问题。
赵宇很快得到李波儿的信任,刚做助理半年,就承担了财务职责。起初赵宇每谈完一桩合作,李波儿还会过问价格,看一眼合同。渐渐地,“她直接说你自己看吧,这就是相互产生信任了,毕竟金钱上很容易出问题。”如今,所有商谈定价细节,李波儿鲜少过问,放心交给赵宇独立操持。从此赵宇完成了由助理向经纪人的转变。
李波儿几乎没对她发过脾气,唯有一次急眼了。当时某节目负责人找赵宇时,她发现时间和艺人档期有所冲突,便当场拒绝。“刚开始做,不是特别懂,波哥知道后在车上就急了,有点说我来着,说这种事你不应该先沟通一下吗?时间如果岔开了,咱们是完全可以接这个节目的,因为恰巧这一期主题的宣传点挺好,错过了,也许下一个主题就不适合我们了。既然合适,干嘛不去争取这个事呢?”
当时赵宇心里很难受,晚上静下来再想想,自己做法确实有问题,第一是缺乏经验,然后是不够深思熟虑。“任性是不行的,一旦放弃了,未来还有更麻烦的事儿。”她理解艺人的心情。她们俩是战友,自己如果不成长、不进步,对艺人的事业会产生消极影响。
如今反过来,赵宇也开始督促艺人成长。某次出席完活动,李波儿想逛逛商场,赵宇怕她被围观拥堵,阻止了艺人的放松计划。
范冰冰背后的女人
如今,稍微听过些娱乐圈风云的人都知道杨思维其人。在江湖传说中,她被描述为“范冰冰背后的女人”——一个手段多样、人脉通达、敢想敢做、本领高强的厉害角色。
杨思维一头红色短发,身材有点胖,但踩着高跟鞋走路也是风风火火的。在被媒体抓拍到的各种照片里,长发飘飘的范冰冰和穿着紧身连衣裙的杨思维形影不离,两人的下巴总是默契地微微抬高——杨思维觉得范冰冰身上有某种“先锋”的味道,走在“先锋”身边的她也希望自己成为明星经纪行业中一个从未被超越的存在。
两人刚有连接的时候,杨思维还只是娱乐圈新人,负责最繁杂琐碎的宣传工作,而范冰冰处于大众形象最负面的时期,整容、绯闻、耍大牌等种种传言满天飞。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这只是个漂亮、脾气不好、没什么实力、靠炒作上位的女明星。接触范冰冰后,杨思维觉得她其实是一个好女孩,“我应该去帮她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一方面,范冰冰也告诉杨思维,你做我的事情,大家都会关注。这激发了杨思维的野心:如果真的能和范冰冰一起从低谷中走出来,“全行业都会看到你的能力。”
2009年8月,范冰冰拍了一组《时尚先生》封面大片,她抹上剃须膏模仿男性剃须。稍早一阵,杨思维发现有一群年轻小姑娘来给范冰冰接机,她们对着范冰冰“范爷”“范爷”地喊。杨思维感到奇怪,回来以后去网上搜这群人的来路,发现她们有一个小组织。
“她有一群女性粉丝,把她当作男的去YY(意淫),所以叫她‘范爷’。”杨思维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概念,宣传《时尚先生》那次封面时,她就用上“范爷”这个标题,这个标签对颠覆范冰冰以往的形象起了尤为关键的作用——“范爷”背后暗示着这个女性的强势、奋斗和独立。
2014年,范冰冰突破娱乐圈“四旦双冰”的格局,成为收入过亿,稳居一线的“范爷”。杨思维赢得了她想要的行业声誉,她从范冰冰工作室宣传总监的位子上离开,与另外两位资深合伙人一起,创立了壹心娱乐经纪公司。这一年,杨思维还不到29岁。
“我当时选择离开,是因为我知道冰冰其实已经不再需要我了,她是一个智商情商都很高的女性,如果没有遇到她,她一定还是现在光芒万丈的她,我却不一定是我,所以我也想去试试看,自己离开她到底能走去什么地方。”杨思维说。
明星身边人的安全感
壹心娱乐位于东四环的一处高档小区,一层两户都租了下来用作办公。做经纪公司,为防止狗仔跟踪或者粉丝闹事,首先要在选址上保证安全,常有明星往来,一般写字楼都不方便。
做了将近10年的明星身边人,杨思维觉察到这一职业“特别特别不健康”。“很大一部分明星都有强烈的被害妄想症,就是一出事,就觉得别人在害我。”杨思维说,“不管男明星、女明星,其中积极健康的人很少,特别少。”
因此,她禁止自己的员工在艺人面前讲八卦以及“你比×××漂亮”这种恭维话,“我听到就烦,听到就骂”,她怕这样艺人更会把自己跟别人比较,“何必呢?你做你自己的事业,别人怎么样,跟你有屁关系啊?”
她尽量时刻陪伴在明星身边,给予他们安全感。在范冰冰的前期采访中,杨思维经常在一旁插科打诨,让范冰冰放松下来,找到自己的幽默感,“跟人聊天,总归让大家笑了会比让大家愤怒或者让大家震惊更有效果。”她说。
刚入行时,她带宋佳走红毯。杭州西湖边那条巨长的红毯让还是新人的宋佳感到一阵眩晕,“我靠,红地毯!TMD,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地方!一点都不好玩,很不喜欢。”
作为新人,宋佳不能带工作人员进入红毯,杨思维被保安拦在场外,没想到她突然从包里抽出一条金光闪闪的披肩,“就像《西游记》盘丝洞、女儿国那种”啪地披在身上,然后对保安大喊:“你不要碰我!我告诉你,你不要碰我!我是嘉宾,你不要碰我!”保安被震住了,什么话都没说就让杨思维进去,“演完了那一场,思维就坐在了我的旁边。”对记者回忆这一幕时,宋佳在电话那头笑得喘不过气。
杨思维给自己提了一个要求,无论是工作能力、对行业的认知还是对世界的认知,都要保持在艺人的前面,这样才能得到艺人的信任。不久前她和张雨绮坐飞机,张雨绮整个行程都在看英语书,“她现在英语水平大概比我高几个 Level ,她已经能读全英文的书,而且很深的书,我就觉得这不行,我绝对不能允许我的艺人单项比我强。”杨思维现在也开始学英文了。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中国的明星经纪人一直是全能式的,一个艺人的各个方面,接戏、时尚、品牌客户、媒体和新媒体传播等等,经纪人都要照顾周全。与此相比,美国的经纪公司只负责帮艺人接洽业务,提供广告客户和作品的面试,抽成比例统一是10%。
而日韩的经纪公司则有现阶段中国经纪公司所没有的造星系统,能让一个普通人通过长期且严格的练习生培训出道成为明星,由于生产成本巨大,日韩经纪公司以高抽成比例闻名,50%-80%,通常还会制定极其严格的解约条款。
创立壹心之初,杨思维将以往对一个全能超级经纪人的要求拆分开来,部门细分,每个部门由一位创始合伙人带领。她野心勃勃,打算再成立三家公司:影视公司负责定制化开发适合自己艺人的影视项目;明星品牌管理公司通过研究粉丝经济,为明星塑造个人品牌,实现对明星有限时间资源的突破;新人公司补全中国经纪公司在造星方面的短板。
给艺人带来改变,而不是仅仅帮他们做一些外围工作,这才是杨思维所认为的经纪人的最大价值。“我不是说改变了他这个人,我可能改变了他一些表达方式,我可能改变了他看问题的一些价值观,我可能改变了他判断什么事情更重要跟不重要的标准,我可能改变了他应对记者的手段。。。比你帮他平了多少事,其实更有价值。”杨思维说。
她很欣赏范冰冰说的一些话,比如“我不嫁豪门,我就是豪门”。“我觉得这些价值观的传播在现在的社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在这个很多人都以整容,然后嫁人为目的的女性世界里,她一个有着这么好的外形条件的女孩还在靠自我奋斗去找到自我价值。那我觉得传播这些价值,其实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我觉得她努力的地方。”杨思维说。
她21岁进入这个行业,现在31岁,她说40岁之前一定要离开这个行业——她不想一生都做一件事情。25岁时,杨思维曾陪范冰冰去巴黎时装周看秀,住巴黎最好的酒店,全程受到品牌最高级别的接待。时装周结束后,杨思维一个人背着书包跑到西班牙旅行,坐地铁、住青旅,“但是我会觉得后者的那个生活才是我自己的生活,而前面那个部分,其实只是工作而已。”
“我的很多同行们,其实都发生过这样子的困扰,就是在我们工作过程中,很容易迷失自己,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在为谁工作?我们所享受到的别人对你的尊重和你的生活中接触到的这些人,是不是属于你自己的,而还是只是你工作的一部分?这是一个特别容易让人产生虚荣的行业,你会误会自己的影响力。因为这个影响力其实并不来源于你自己,只是来源于你服务的对象。”她说。
刚入行时,杨思维只是这个行业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宣传,经常为琐碎而毫无创造力的日常工作所困扰。但她记住了一位领导对她说的话,当你想向这个社会施加影响力的时候,你需要一些介质,个人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但很碰巧的是,你可以影响这些有影响力的人——这就是我们的明星。
经纪人,是艺人背后的操盘手,从衣食住行到筹谋规划,明星光鲜亮丽的背后,经纪人都起着关键作用。娱乐圈里的艺人与经纪人,就像一对连体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密切牵连。如果将艺人看作商品,这件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经纪人。
娱乐圈流行明星“捆绑式销售”,经纪人和艺人也是这样的关系。经纪人最大程度地帮艺人开拓商业价值,艺人对经纪人更加信任,销售的成功率越高。推销包装艺人的同时,经纪人也在销售自己,这种密切的连带关系从这门生意一 开始就注定了。
只是,经纪人和艺人,相比一般的商业合作又显得与众不同。这份联系,是艺人和经纪人几乎24小时的亲密接触。有时候,他们更像一对恋人,会彼此分享心事,消除误解,亲近关系。
“艺人会把你当做倾诉的对象、朋友,展现脆弱的一面。经纪人会给艺人一些建议,人与人之间关系处得好,并非给了你什么,而是因为更了解对方的内心。”业内人士说,亦师亦友,不少合作多年的明星和经纪人“亲如家人”,就像容祖儿生日的时候邀请霍汶希上台时说的:“你是工作上的母亲。”还有的相恋修成正果,比如古巨基与经纪人陈英雪。
然而,一场因为商业出发的关系,因为情感裹挟其中,也会变得复杂。明星与经纪人可能宾主尽欢,几十年扶持,有可能一朝积怨,各奔东西。董洁与潘粤明打离婚战时,董洁的经纪人任佳莺在微博上散布对潘粤明不利的言论,最终潘粤明将董洁的经纪人告上法庭,两人也不欢而散。胡歌给经纪人发出一纸休书,竟是因为其曝光了胡歌与江疏影恋爱一事。而这一次,王宝强的剧情更为离奇,经纪人居然插足婚姻成了男小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艺人和经纪人,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一个优秀的经纪人懂得如何让艺人的路越走越宽,而一个不负责任的经纪人,往往因为言行不慎,让艺人深陷漩涡,与艺人分道扬镳。水,可能是清泉或是污水,清浊咫尺之间,天使与魔鬼的转换,依赖于艺人和经纪人如何经营发展这段亲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