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了光的直线传播一课,结合前几天和李凤涛老师制作的教具——小孔成像实验器,针对小孔成像实验器的制作总结如下:
1、要选择效果最好的屏幕
如果使用完全透明的纸做屏幕,是看不到小孔前方物体的像的。应该选择是半透明纸,经过实际测试,我发现使用钢笔字帖的半透明纸效果最好,白色塑料纸次之,普通白纸效果较差。
2、纸盒的材质很重要
小孔成像实验中,由于孔很小,能透过的光线自然很少,所以在屏幕上所成的物体的像是相当暗淡的,这样就要求尽量遮光。遮光分两种,一是环境遮光,普通教室拉上一层窗帘后的就基本上有效果了,二是纸盒内部遮光,如果选择比较薄的纸盒,就会造成纸盒内部过于明亮,本来就十分暗淡的像就会更加看不清。
3、小孔距离屏幕的远近影响成像大小
小孔成像实验中,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只与一个因素有关,那就是小孔到屏幕的距离。小孔距离屏幕越近,成像越小,小孔距离屏幕越远,成像越大。在实际制作的时候要注意小孔到屏幕的距离,太近了会造成像太小,不容易辨认,太远了又会造成像过大,容易超出屏幕范围。
4、孔的大小有讲究
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的直径越小,透过的光就越少,成的像就越暗;小孔的直径越大,通过的光就越多,成的像就越明亮。所以小孔的直径应该尽可能的大一些,但是要注意,小孔的直径越大,所成的像就会越不清晰,或越来越模糊,小孔大到一定的程度,基本上就分辨不出是像还是光斑了。所以在开孔的时候要根据小孔到屏的距离,选择合适的直径,在保证成像清晰度的前提下,尽量把小孔开的大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