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科学领
“幼儿数学学习的指导”有感
张莉萍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兴趣,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那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科学活动中怎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幼儿数学的学习呢?带着这个问题我重点进行了学习,下面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1,数学学习中常见的误区。
幼儿数学学习中一个很容易出现的误区就是认为幼儿可以通过语言的模仿和记忆来理解数或数量关系。如,幼儿会数到100,有的成人就误以为幼儿已经理解这些数的意义,但事实上口头的模仿和记忆较容易,但事实上会说仅仅是语言的模仿,并不能真正理解数概念之间的关系。另一个较大的误区即学习数学就是做加减运算的习题练习。我们教师应多注意培养幼儿数学学习的广泛兴趣、数学语言的表达和表征能力、数学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性、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机械的加减运算题的练习不仅不能有助于幼儿对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反而很容易导致幼儿对数学产生厌倦和惧怕,失去信心。
2,观察了解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幼儿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天赋、能力、兴趣、需要和经验。我们教师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幼儿在这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特点和差异,然后对他们做出不同的反应是有效地促进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保证。对幼儿的观察与了解是有效地师幼互动和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这在数学教育中尤为重要。我们教师,首先要了解和明确《指南》对不同年龄幼儿的期望以及与这些发展水平有关的可观察的行为,这样教师在观察幼儿时就会较快的捕捉到他们的长处和不足之处。通过学习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
3,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确定学习的内容与目标。
幼儿的发展水平是设计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因而对幼儿的观察和评价是确定活动区活动和集体活动的重要前提,幼儿在活动区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的、与主题目标有关的数学学习与发展的指标作为游戏材料投放与指导,教师还可以根据个别幼儿的数学与发展的需要融入相应的《指南》指标,为他们制定在活动区或游戏中的个性化的教育目标。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指南》和主题这几个点来确定内容和目标,在这点的把握上,我常常感到有难度,而通过学习《指南》,《指南》中根据幼儿的年龄提出的可观察的学习与发展指标刚好给我们教师提供了有用的参考,这部分也是我重点学习的部分。
4,在生活情境中促进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
情节性学习对幼儿尤其重要,再加上数学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幼儿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来学习与运用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概念含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可以通过一日生活的环节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真实情景结合起来,如在“我是小司机”的主题活动中,创设给超市送货的情景,幼儿通过游戏学习给货物分类、数物对应的经验。“吃午点”时练习点数物体,不仅理解数的真实意义,也理解数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总之,通过学习,我对“幼儿数学学习的指导”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我要把《指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数学发展水平、兴趣、主题、以及《指南》这几个点来确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合理的指导幼儿数学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