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周期:底部的信号---2025年9月
(2025-09-23 10:59:59)分类: 贵州茅台(白酒行业) |
白酒周期:底部的信号---2025年9月
【华创食饮|深度】
报告摘要
本轮白酒周期经历自22年来持续调整,供需压力从渠道受损传导至酒企报表受损,对本轮周期筑底时点和节奏,市场仍有较大分歧。本文通过复盘上轮周期13-16年出清-底部-回升节奏,我们认为:1、白酒周期底部是一个区间而非某个时点,周期筑底三阶段:供给出清、供需底部平衡、需求好转;2、资本市场股价先于行业周期筑底且领先回升,在周期底部区间重点是对前瞻信号不断感知,并对正循环逐步确认,方可抓住周期投资脉络。希望本文对投资者形成框架补充和思考启发!
上轮周期如何筑底到回升?14年起供给全面出清、15年底部再平衡、16年需求侧好转驱动周期回升。上轮白酒在13年大规模出清后,14-16年周期筑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4年起龙头茅台连续三年低个位数增长目标,其他酒企也于14年全面调低报表目标,供给出清是周期筑底的前提;第二阶段是15年白酒供需基本实现再平衡,周期筑底完成,同时周期底部两个前瞻信号已出现,一是茅台老酒价格率先回升,二是头部酒企茅五的现金流率先回升;第三阶段是16年需求侧好转,行业信心于年初逐步提升,白酒批价于年中随宏观PPI等价格指标上行,茅台批价到年底涨至千元,酒企利润表开启超预期好转,行业周期正式行至右侧,并至17年全面加速。
本轮周期行至何处?阶梯式下行已超三年,25Q4或将迎供需第一个拐点。过去三年行业供需错配,“报表-动销”差额持续扩大,而本轮周期筑底的前提依然是供给出清,龙头茅台今年三季度起或将调低增速目标,进而开启全行业报表压力加速释放,因此我们判断本轮周期的供需第一个拐点或于25Q4(三季报验证期)出现:“动销-报表”差额收敛。此外,当前至明年仍需持续观察行业筑底的前瞻信号:一是渠道及酒企现金流变化,观察厂商从压货到纾压,渠道逐步从无序抛货到有序出清的过程;二是茅台老酒价格,当前仍在探底期尚待回暖。
股价领先基本面多久见底?本轮周期“估值底”和“持仓底”已现,四季度将迎周期筑底的布局时点。从上轮周期经验看,尽管行业从筑底到回升历经三年,但头部酒企股价基本于14年市场预期不再下修时见底,14年估值见底回升,业绩没有大幅下修的茅台、洋河、古井均实现股价大幅上涨;15年行业基本面筑底,但板块牛市中涨幅滞后;16年行业确立右侧,高端酒股价领先,同时彻底变革的水井坊也涨幅居前。当前市场持仓白酒板块降至16年水平,“持仓底部”已现;同时头部酒企提升分红和回购后,股东回报率对保险资金已现吸引力,加上指数权重股获ETF资金托底。我们判断,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是行业周期加速筑底阶段,但今年三季报前后供需预期二阶导或将转正,有望迎来第一布局点,明年上半年持续感知需求回暖下周期回升信号,再把握明年下半年周期逐步行至右侧后的加仓时点。
风险提示:白酒需求恢复持续不及预期、批价超预期下跌、消费场景持续受压制、部分酒企业绩下杀、底线价值测算仅以股息视角展开未考虑全部因素等。
报告目录
正文部分
前言:本轮白酒周期经历自22年来三年持续调整,供需压力从渠道受损传导至酒企报表受损,对本轮周期筑底时点和节奏,市场各方仍各执一词。在我们6月行业专题报告《白酒:雾锁千嶂破,目向星河开》基础上,本文通过复盘上轮周期13-16年出清-底部-回升节奏,聚焦分析本轮白酒周期筑底节奏及周期底部前瞻信号,围绕三大核心问题进行深度探讨:
1)复盘过去白酒周期的出清之路,把握行业筑底和复苏节奏;
2)对比两轮周期差异与启示,系统分析当下行业行至何处;
3)挖掘白酒当前底部信号,前瞻把握行情节奏,并筛选投资标的。
我们认为:1、白酒周期由“供需存”三重因素共振叠加影响,周期筑底并非一个时点而是一个区间;2、资本市场股价先于行业周期触底且领先回升,在周期底部重点是对前瞻信号不断感知,并对正循环逐步确认。
本文推荐投资者及行业人士阅读,希望能形成对白酒周期的框架补充及思考启发!
一、上轮周期:从筑底到回升的节奏
复盘上轮周期出清的关键节点:上轮白酒13年大规模出清,14-16年白酒周期筑底的几个关键节点。白酒行业13年受政策执行加严以及“塑化剂事件”严重冲击,供需矛盾全面爆发,年内经历批价快速下跌、头部酒企报表被动放弃、资本市场股价深度回调。从13年大规模出清到其后几年完成周期筑底,我们认为先从14年起供给连续减压、到15年库存出清筑底信号显现、再到16年需求拉动行至右侧是几个关键节点,具体而言:
(一)供给侧出清:茅台14年起连续三年低个位数目标
龙头茅台14年起连续三年低增长目标,是供需再平衡的前提。13年白酒供需全面恶化,茅台在13年7月放开计划外招商,但仍未完成当年20%增长目标,14年起茅台连续三年将增长目标定为低个位数,分别为3%、1%和4%,连续三年供给侧调整,是供需再平衡的前提,14-15年均小幅超额完成既定规划,并于16年加速完成。
14年全行业供给侧全面调整。除茅台之外,其他头部酒企也于14-15年全面调低报表目标,五粮液14-15年分别定调“正增长”和“平稳”、洋河14年目标“持平”、汾酒14-15年连续两年制定“平稳”目标。
(二)供需再平衡:15年周期底部两个重要前瞻信号
15年白酒供需基本实现再平衡。尽管需求仍未见好转,但在供给侧持续减压后,供给收缩幅度已对冲需求下滑幅度;其次渠道端缩表,体现为给酒企打款支持下降、库存不再累积、经销商虽未盈利但现金流好转。因此行业供需再平衡已开始实现,飞天批价在800元底部持续盘整,不再继续下跌。同时,周期底部两个前瞻观察信号已经开始出现,一是老酒价格率先回升,二是头部酒企现金流提升回暖。
底部前瞻信号一:老酒价格率先回升
老酒需求代表专业消费者意见,春江水暖鸭先知。茅台老酒消费群体由茅台的“超级粉丝群”构成,一方面敏锐度更高,另一方面除饮用需求还兼带收藏和金融投资需求,因此价格波动性更大。相较飞天茅台,老酒批价企稳回升更早,以88年铁盖茅台为例,其批价率先从8000元回升,而同期普飞批价仍处于850元上下,直至16年开始起势,进入上行通道。
标志老酒库存率先出清,一年左右传导至新酒库存出清。由于老酒没有新增供给,茅台老酒已可视为库存出清的前瞻信号,15年茅台老酒价格率先回升体现其供需关系开始扭转,其后一年再传到至普茅价格。
底部前瞻信号二:现金流率先复苏
现金流前瞻于利润表,茅五现金流15年已率先好转。酒企报表层面,现金流量表总是先于利润表反映真实经营情况,12年行业现金流已率先恶化,敲响行业调整周期前奏,而15年茅台、五粮液现金流增速率先好转,也同样是周期底部的重要前瞻信号。
此外还需指出的是,数家酒企更换管理层,国企壮士断腕式改革。酒企经营方面,管理层改制换人意味着酒企于困境中主动寻求突破,打破原有体制约束,重新焕发组织活力,提高企业治理与运营效率,推动品牌经营持续向上,为后续释放经营弹性奠定基础。15年多个酒企通过改制换人重启管理周期,其中上一轮调整幅度最大的酒企老窖于15年6月更换管理层,刘淼和林锋组合接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公司开启彻底变革,也标志着加速出清探底。
(三)需求侧好转:16年宏观价格回暖,下半年白酒批价终回升
16年初行业信心逐步提升,筑底后春节超预期。经历15年供需再平衡后,16年初行业周期筑底已基本完成,信心开始逐步提升,特别在需求侧好转,16年春节需求超预期,茅台时任党委书记李保芳在区域内部经销商会上指出“经销商的好日子来了,茅台酒价格可能会过1000元”。
16年中宏观价格指标上行,行业正式行至右侧。16年春节后白酒在二季度批价有所回落,行业仍有“反弹还是反转”的分歧。对于消费品投资,16年最重要的宏观变化是年中PPI指标转正,当白酒行业周期与宏观价格周期共振后,茅台批价于16年下半年正式从800元一路上行,并于16年底站上千元,头部酒企利润表也开启好转,正式标志行业周期步入右侧。
17年进入加速上行周期,批价加速,业绩爆发。随着宏观地产及相关产业景气度持续提升,17年白酒板块彻底爆发,酒企业绩加速上行,以茅台17Q3业绩为最典型代表,各家白酒企业利润表开始爆发,持续超越市场预期。
二、本轮周期:调整行至何处?
(一)本轮周期调整:阶梯式下行已超三年
白酒两轮十年周期:时间节奏,传导节奏类似。白酒批价都经历了复苏-繁荣-中继调整-泡沫化-衰退,传导过程都是从茅台开始逐级传导,最后以次高端的地产酒和全国化新名酒的泡沫破裂而结束。05-15年,行业全面繁荣,量价齐升,茅台实现超越,价格高点在2000元附近。15-25年,行业品牌集中,酱香实现超越,茅台价格高点在3600元+。
两轮周期调整共性:都经历两个阶段,茅台批价跌幅均过半。第一从阶段来看,衰退都经历两阶段下跌,第一阶段跌渠道利润(22-23年),第二阶段跌厂家利润(24年至今)。第二从茅台批价跌幅来看,上轮从高点1850元附近跌至800+,而本轮从高点至今跌幅已一半(从高点3880到目前1800元附近)。
与上轮调整阶段的差异:供需两端多元化,下行呈阶梯式。上轮主要源自行业政策层面冲击,断崖式下跌后底部盘整三年(如第一部分所述),而本轮周期则是与宏观转型同步,行业阶梯式下行,在需求螺旋式下行过程中不断探底。不同点原因来自三方面:
一是消费结构从政务单一消费到商众多元主导。需求结构早已完成从单一到多元场景的转变,抗冲击能力更强。消费结构早于15年就已完成由过去的单一政商场景,向投资收藏、大众/商务宴请、自饮等多元场景转变。
二是酒企经营从产品、渠道和终端均多元化转型。酒企经营体系化能力大幅提升,体现在酒企产品线、渠道多元化布局、终端精细化管控均更多元化丰富。
三是酒企学习效应,头部酒企削峰填谷。上轮十年周期在上行期酒企经营杠杆更足,下行期遭遇杠杆出清叠加,本轮周期在上行期经营更稳健,在下行期则通过渠道杠杆对冲,不少酒企采用供应链金融方式,最终体现削峰填谷。
(二)本轮周期的底部信号和前瞻指标
1、供给出清是筑底的前提:茅台再降速,带动全行业报表加速出清
以短期换长期,茅台报表增速或将进一步降低,25H2至明年或是调低至低个位数窗口期。茅台在今年初制定增长目标时,已适度降速至个位数9%,但由于年中消费场景受损,需求压力突变放大,供给端报表或寻求进一步降速,以短期换长期,才可能实现供需再平衡,周期筑底的前提方能达成。参考当前外部环境和上轮经验,下半年至明年降速至低个位数或是务实之举。同时我们认为,茅台经营策略底牌仍充足,过去两年主要通过普茅之外其他规格或高附加值产品驱动报表增长,实际上采用的是“产品杠杆”策略,而经营策略上将继续推进客群、场景、服务“三个转型”,特别是以场景转型推动产品、渠道、终端“三端变革”,从产品导向转向场景导向实现行业调整期的小幅稳健增长。
行业各类酒企出清节奏不一:全行业三季度起或将全面放弃年内报表目标,开启报表压力加速释放。
“与茅台对标机制”影响五泸汾等全国化酒企出清节奏,三季度起或是加速出清期。茅台龙头效应以及国企考核对标机制,头部酒企25H1风险出清仍不充分,我们认为一旦龙头茅台降低目标,也是其他酒企抓住报表压力释放、供给出清的窗口,大多数酒企在个别季度将出现大幅下滑,加速行业筑底。
区域龙头徽酒古井、迎驾、苏酒洋河今世缘等已加速出清,部分酒企今年或见业绩底。区域龙头已在今年上半年大幅下滑,但幅度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加速,部分区域龙头今年有望确认业绩底部,明年或将企稳。两类区域龙头值得重点关注,一是有望通过提份额驱动确定性较高的,二是通过顺应渠道变革的酒企。
二三线次高端去年起已被动去杠杆,当前总体至底部盘整期。酒鬼、舍得、珍酒等次高端酒企去年已开始报表出清,今年已处于底部盘整期。
总结而言,当前打破负向循环的前提是敢于果断牺牲短期报表业绩(筑底第一步),并通过费用补贴渠道和消费者,重构市场秩序实现供需底部平衡(底部第二步),为需求复苏筑牢根基。
2、25Q4(三季报验证期)或将迎“报表-动销”收敛拐点
过去三年行业供需错配,“报表-动销”差额持续扩大。过去三年,白酒消费环境偏弱,终端市场22年中已开始持续下行。但供给端缺持续增长,酒企增长目标为实现报表增长持续向渠道压货,但忽视了现金流回款质量,导致渠道库存逐步累积,预期与现实形成错位。
当前报表加速放下,需求边际好转,供需迎拐点,加速周期筑底。与过去三年不同的是,25Q3或将迎来酒企报表加速出清,而需求端在年中场景受损后极致压力测试期已过,一方面八项规定政策执行上已纠偏“一刀切”,另一方面部分酒企反馈近期动销,白酒进入8月后动销降幅收敛、边际好转。因此,供需第一个拐点或于25Q4(三季报验证期)出现:动销-报表差额收敛,持续观察动销-报表拐点,将是供需反转确认信号。
3、持续观察底部信号:一是酒企及渠道现金流,二是老酒价格
关键信号一:酒企及渠道现金流
观察厂商从压货到纾压,渠道生态恶化到企稳,从无序抛货到有序出清。
周期下行第一阶段,酒企继续通过压货控盘维持报表端高增,渠道压力显著抬升。在渠道受损阶段,价格倒挂现象开始蔓延,渠道端经营信心走弱,渠道生态恶化。
当前阶段,酒企报表受损但维护渠道生态,酒企端不再强硬压货,并放缓回款进度要求,减少渠道资金占用,持续为渠道纾压,因此经销商虽订单、出货总额有所下滑,但现金流实则逐步转好。同时经销商对现金流管理更加谨慎,针对终端赊销客户集中清理,要求现金回款拿货。因此现金流实则逐步转好。告别经销商现金流压力大导致的无序抛货、价格回落,逐步走向企稳。
酒企现金流改善是行业见底回升的关键指标,而渠道及终端现金流改善或是周期见底更前瞻信号。
关键信号二:茅台老酒价格回暖仍将是前瞻指标
老酒价格指数仍在探底期,尚待回暖。我们制定茅台老酒价格指数,当前仍在下行通道,当前88年铁盖价格较高点已下滑45%至4250元,16年出厂的飞天(坛储+瓶储近10年)批价亦下滑40%至2400元左右。未来持续观察老酒指标,一方面老酒需求代表专业消费者意见,春江水暖鸭先知,另一方面标志老酒库存率先出清。
三、板块行情:股价领先行业基本面多久见底?
(一)上轮启示:14年估值见底,15年行业筑底,16年确立右侧
14-16年板块修复的节奏启示:
14年,估值与股价率先见底,不杀业绩的酒企实现股价大幅上涨。茅台估值底部8倍PE于14年初确立,而其他酒企于14年中确立,市场预期从不断下调至企稳,深度价值资金已提前布局白酒,没有大幅杀业绩的茅台、洋河、古井当年涨幅分别达67%、101%和68%。
15年,基本面筑底,牛市中涨幅滞后,改制催化的老白干和次新股口子窖和迎驾贡酒涨幅居前。15年中老酒批价回升(新酒价格筑底),茅台连续两年低个位数增长目标后,预期筑底完成,板块在牛市中涨幅滞后,其中改制催化的老白干和次新股口子窖和迎驾贡酒在当年涨幅突出。
16年,下半年行至右侧,高端先行,水井推新变革获青睐。16年春节行业好转,到下半年渠道回升,茅台批价开始持续走高,由830元左右修复至千元以上,重启增长正循环。当前高端酒先行获加仓,而水井坊品牌下沉推出臻酿八号,大幅出清后16年也涨幅达51%。
(二)本轮“估值底部”和“持仓底部”已现,正筑业绩底和批价底
公募重仓持仓白酒板块降至16年水平。25Q2基金前十大重大持仓白酒4.0%,环比-2.0pct;剔除核心标签基金(主要是易方达和景顺),25Q2白酒持仓1.6%,其中茅台1.1%,白酒持仓已回落至16年中水平。
头部酒企股息率(或加上回购注销测算股东回报率)当前已现吸引力。酒企作为优质红利资产的吸引力正在放大。同时考虑茅五等龙头企业占沪深300、上证50指数权重,ETF资金入市将对估值起到托底作用。
资本市场股价先于行业周期筑底且领先回升,在周期底部区间重点是对前瞻信号不断感知,并对正循环逐步确认,方可抓住周期投资脉络。我们认为节奏展望上:
25H2-26H1:行业筑底期,三季报前后预期二阶导转正,有望迎来第一布局点。酒企报表加速出清释放压力,营收/利润增速同比大幅下滑,中秋前后或迎来“报表-动销”拐点。尽管未来四个季度预计将是报表加速出清期,但明年春节持续观察动销-报表拐点及前瞻指标,寻找供需反转确认信号,若春节动销修复超预期,正循环信号将有望进一步确认。
26H2起:寻找周期行至右侧配置时点。随着酒企报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若经济周期逐渐回暖,需求开始回升,核心关注地产销售、PPI及CPI等宏观指标,与此同时白酒周期一旦共振,行业或再次迎来右侧行情。
四、投资逻辑:优先不杀业绩者、质优出清者、深度变革者
(一)头部酒企安全边际的三个视角
综上所述,周期筑底经历三阶段:供给出清、供需再平衡、需求好转,三季报前后或将迎来“报表加速卸压-需求边际好转”的供需第一拐点,板块或迎来第一个布局时点,此后一年重点是对前瞻信号不断感知,并对正循环逐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