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百科技战略发布会会议纪要0720
(2022-07-21 17:56:19)分类: 其他类行业 |
容百科技战略发布会会议纪要0720
赛道掘金
董事长发言
7月22日是公司上市三周年,这三年容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第一次开战略发布会。概括来说容百在过去三年已经转型为一家企业集团,高镍龙头在行业内在资本市场上都是公认的。企业做强之后能力会外溢,会进入新的领域,容百会进入磷酸锰铁锂领域,进入钠电池领域。容百一直不做磷酸铁锂,但现在材料有了技术提升的机会,就是磷酸锰铁锂。现在钠电池即将产业化,我们今天也会向大家报告,容百在钠电方面也走在前列。
佘总报告 从高镍龙头到全市场覆盖的正极材料综合供应商
容百不仅仅要做高镍龙头,在正极材料的其他细分领域也要做龙头。钴酸锂和锰酸锂应用于3C数码领域,正极材料未来主要用于储能和新能源汽车。
正极材料不断在升级,三元材料的一条主线是从低镍到高镍升级。高镍在中国市场的占比在3年内增长到了接近40%。高镍渗透率还会一路往上。铁锂也在不断地升级。磷酸铁锂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磷酸锰铁锂还有进一步的进步空间。
新能源汽车的高速爆发带来了锂电需求的快速攀升,2030年预期超过5000GWh。
正极材料变化的主线是亮点,一是能量密度,高镍、超高镍、高镍+固态,第二是成本,低成本的钠电池和磷酸锰铁锂可能会大放异彩。
2030年预计高镍正极占比30%,磷酸锰铁锂占比30%,低镍正极10%,磷酸铁锂15%,钠电10%,其他占5%。其中钠电会大量用于储能和中低端电动车市场。2040年钠电提升至20%。
容百成立后开始大规模并购,这么多年看准了高镍主赛道,2017年开始大规模出货811产品,去年全年达到高镍三元全球第一。这个成绩单离公司的目标还有距离。
随着镍价的降低,三元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竞争力会超过中低镍。
当前第二代Ni90体系已进入批量量产阶段,月产接近100吨。Ni92-96体系今年完成开发定型并完成小规模量产。
富锂锰基正在和电池厂和整车厂进行联合开发,我们的材料处于行业里相对领先的水平。预计明年可以小规模量产。
容百凭借工程能力,实现远快于行业速度的扩张,建设周期6-8个月,产线建设成本也在降低。会继续收购产线设备厂商,构建产线方面的护城河。
所有的高镍超高镍材料都有前驱体配套,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钠电池开发了很多年,容百成立不久就开始开发钠电池,目前钠电已经到了爆发的前夜,它的电池设计相对于锂电有很强的借鉴性,所以产业化的速度会很快。综合判断三种不同的正极技术路线各有千秋,层状氧化物结构会相对更快产业化。钠电成本预估0.29元/Wh,成本上具备优势,会从储能、两轮车等市场开始替代。
容百的钠电也是产品系列,目前有4款材料,一类是普鲁士白类的,产能6000吨/年,其他三种是层状氧化物,产能3.6万吨/年(截止2023Q2),明年实现万吨级出货,2025年达到10万吨级出货。
预计容百2025年正极材料产能60万吨,2030年100万吨以上正极材料产能。
姚总报告 锰铁锂产业化项目及新一体化战略
2013年9月容百控股与韩国JS签订投资协议,开启并购整合篇章。2014年快速完成3家公司收购,TMR、盐光科技、金和新材。2015年通过JS收购韩国EMT。容百创造并践行了独特的并购整合模式。
现在对LFMP做的就是容百高镍故事的加强版。与2016年的811类似,LFMP当前也处于行业增长的拐点阶段;当前LFP性能、成本已经接近极限,亟需迭代;LFMP当前工程、技术已经趋近成熟,产品性能还有迭代空间;客户对LFMP材料已经有一定的认知,有龙头企业推动开发,市场已经小规模应用。
LFMP的故事需要找到最合适的领军团队,李积刚、苑永两位领导专注于LFMP的细分方向,有10年的开发经验。选择了天津斯科兰德(每月逾百吨稳定订单给到两轮车市场,容百控股70%、团队30%)和山西中贝新材(5000吨级的火法线,具备扩建至3万吨的基础条件),四川新国荣(1500吨/年产能)。相互之间具备客户开发、产品研发、工程产能、供应链等多重协同效应。
LFMP可以和高镍三元掺混使用。
传统的LFP企业升级LFMP产能也存在问题,现有产能不好处理。公司通过外延式的收购实现全系列产品的布局更为便捷。
李积刚 斯科兰德总经理
LFMP是当下的热点和风口,代表着高性价比。目前斯科兰德的万吨生产线已经投产,出货已经超过千吨,头部的前十家客户实现了全覆盖,A样全部锁定,B样在向C样过渡。与整车厂有深入的沟通,对公司都有很高的评价。与美国、欧洲的客户也有合作,明年有千吨的需求计划。在小动力方面每个月有百吨的出货。在消费、储能方面也在从百kg级向吨级过渡。
LFMP到现在一共是4代技术,2014-2015年容量不高、加工困难,现在量产的是第二代固相法火法的产品,高压实的产品在推进,高电压产品已经定型,材料比例是7:3、8:2。正在攻关第四代技术,从现在的基础化工原料向矿石原料过渡。
LFMP与811混合(8:2),可以进一步提高性能数据,相比LFP有30%的提升,也会超过中低镍材料。
白总发言
容百和斯科兰德的合作是全方位的赋能。容百要做全市场覆盖的正极材料综合供应商,就是要通过高镍材料占领中高端市场,通过高镍材料与LFMP复合取代中低镍三元,钠电正极材料未来会在储能市场扮演主角,也会覆盖一部分低端动力市场。容百向来都是以创新的方式进入新的市场,而不是用价格战挤占市场。
新一体化战略是去年制定完成的,今年开始实施,仙桃的大型基地落地就是开始,有配套的产业基金、工程装备公司、容百学院、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基地等,在武汉要建华中区域总部、落地50亿规模的产业基金,要区别于传统的产业投资和一体化战略,通过向上投资稳定供应链,通过与下游合作拓展需求,打造生产链。与斯科兰德的合作也是这样,要把高镍的成功经历在LFMP上复制。
【问答环节】
1、怎么看未来3年或更久的成长性?三大产品未来的结构和分布?
从规模来讲我们的高管讲的是比较保守的,高镍计划在25年50万吨,30年100万吨,这个计划不会改变。LFMP和钠电都是10万吨及以上的规模,25年LFMP是30万吨,钠电是10万吨(慢一点,大头在储能上,2040年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规模会相当)。容百只做创新型的产品,高镍的盈利能力还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钠电和LFMP是新的体系,相信盈利能力大家可以去推理,应该会比较强。
2、怎么看高压中镍的潜在变化和格局?
今年上半年因为镍价特别高,一度单晶高电压的中低镍比较有性价比,不过现在镍价正在回落,预计随着海外印尼矿藏的大规模开采,镍价还会有进一步的下降。
中镍高电压对标的是Ni83(5年前的老产品),现在高镍也在进行升级,会迅速升级到9系,一方面是能量密度更高,另外钴的占比也会更低,所以会进一步提升性价比。
高镍最终的方向也是升高电压,我们的判断是,Ni的含量到90%以上,金属价格回到1万5左右,高镍的性价比会超过中镍单晶。
中镍高电压对电解液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增加风险,所以国外没有选择这个路线。中镍的高电压升级也可以应用在高镍上。
3、LFMP的具体客户情况?未来头部客户的展望?
我们在动力电池的客户,前十家少则百kg级,多则吨级,是实现了全覆盖。有三家的A样已经冻结了,在B样和C样的中间地带,预计到明年3月会进入到量产。
现在每个月的订单主要来源于小动力,可以提供有性价比的解决方案。百吨出货是有意义的,现在我们也看到了整车厂和电池厂的强烈意愿。我们有信心在动力上很快实现突破,接下来要把LFMP的成本铁锂化,包括投资和生产。
在山西已经有5000吨投产,另外5000吨也会很快投产,产业化是走在业内最前面的。
4、LFMP材料的指标波动和LFP体系有多大的差异?与LFP在成本上有多大差异?
成本当前比LFP高10%左右,但是能量密度会提高15%左右,所以综合还是有优势的。后面通过固液一体化、原料上溯升级等方式可以使得成本比LFP低10%。
稳定性不用太担心,现在磷酸盐的一致性没什么问题。锰的溶出解决方案一是通过多种复合碳源(有机、无机),也通过与知名电解液企业合作研发开发适合LFMP的电解液产品。循环寿命可以达到3000次。
5、钠电池的主要金属氧化物?BOM比例情况?
钠电在不同运用场景也有不同配方,主要元素就是铁、镍、锰。镍含量高一些容量就高一些,可以用于低端电动车,但是镍也贵一些,所以要看取舍。
6、目前用于A00级别车的话,大致的循环寿命和配方比例?
寿命大概2000-3000次以上,可以满足需求。配方比例有镍含量高于50%的,也有高于20%的,要看客户的选择,还没有完全定。
7、LFMP作为主材和掺混使用如何考虑,会不会考虑用于主材?
目前客户端两条路线都在走。受制于LMFP的加工和容量还差于LFP,现在复合可能用的会更快一些,但终极应该还是纯用LFMP。
8、联合降本的幅度如何预期?
LFMP后面也会往固液一体化来做,后段可能用三元的设备一起做,也会有一些能源的综合利用,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测算数据。
9、钠电产业链配套是否成熟?
正极和前驱体已经比较成熟了,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
10、不同钠电路线未来的比例?实际量产的成本水平?
这些年容百研究钠电也不止一条路线,主要做了普鲁士白和层状氧化物,目前来看层状氧化物的可量产性比较强,可以先产业化。普鲁士白工艺简单,成本比较低,就一道湿法工艺,但是对工艺控制比较敏感。预计最后三种路线都会量产,但是节奏有先有后。
前面提到的数据也是跟行业里一起判断的,也是基于有一定体量量产的成本估算,有几万吨的批量生产就能达到,2024-2025年。
11、超高镍和高镍高电压的进展?如何判断中镍高电压?
88-89现在月产销量超过500吨,年底超过1000吨。90预计Q4大规模量产,现在大概100吨。94-96的材料现在初步工艺定型,今年Q4预计小批量量产。
随着镍价的降低以及更新的超高镍材料的量产,中低镍高电压预计会适当降温,但这个路线是会长期存在的。
12、LFMP技术优势的来源?与友商的差异和优势?
在过去各种工艺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了活化工艺,使得LFMP的导电性能有提升,兼顾了加工性能;也有掺杂方面的提升和材料的纳米化,可以提升容量。
目前也在出货的同行是固液混合,也有液相法,各有优缺点,我们的综合表现是最佳的,成品合格率几乎做到100%。
循环性能目前3000次,通过补锂剂预计提升至6000次。
现在也在开发湿法的技术,不同的技术路线都会走,对外的合作也会继续开展。
13、钠电池的循环性能比起LFP会少一些,怎么看储能的应用?
初代的层状氧化物循环可以到3000次以上,通过一些手段可以达到6000次,也可以满足储能需要,储能希望最好能做到10000次,但是缺口的弥补不是问题,早年高镍的循环次数也很低。从材料层面可以做掺杂和包覆,工艺上可以控制残碱量和水分,也可以优化其它参数。聚阴离子的循环性能是最好的。
14、上游布局的考虑?
镍的投资我们认为还是个机会,有一些技术的变化。碳酸锂谈不上技术的进步,价格太高,现在去投资是不太明智的。我们是科技公司,不是矿业公司。碳酸锂的中间环节我们有自己的储备,有氢氧化锂的破碎能力。
15、怎么看待钠电正极的壁垒和盈利?
钠电的门槛核心在于两点,一是技术指标能否达到要求的容量和循环,第二是能不能大规模低成本地制造生产,绝对的技术难度并没有那么高。
盈利点,一是要设计低成本大规模的产线,二是要大规模的制造,三是钠电正极产业链的构建,要降低原料成本。通过这三点我们可以赢过同行。
16、LFMP的锰源?
只要把关键杂质元素控制好,哪个锰源都可以,硫酸锰和氧化锰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