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忘言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忘言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321
  • 关注人气: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间悲态:自己教育不好自己,就只好去教育别人了

(2022-04-14 14:28:39)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沉下心来,读原著
  
    放学后,于没什么熟人的路上,或是回到家关上门时,总能听到故错重犯的烝子被其父母隔三差五训导一顿。父亲训导时,烝子默不作声,末尾勉强善应,表演出一副极逼真的知错,会改的样子来;母亲训导时,烝子直接怼回去,有时候还能跟母亲对吼......结果是,无论谁训导,都没能让烝子改变不良习气,很多时候反而激发了烝子的恶性,让烝子更加坚定了就是不改的决心。他们越是要正烝子的奸恶,就越见得烝子的不是,烝子又是个心气儿高的人,越加不肯相下,结果就是烝子与父母关系越来越疏远。

    烝子父母不得已,来请教先生,先生叹了一口气,道:“你们这种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式,纯粹是无知的舍本逐末,更可悲的是,如今这年呈,像你们这样的父母遍地都是。

     不注重自身修养的人,往往都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己都是昏的,却喜欢教育别人,想当别人的指明灯。正如《孟子·尽心下》中所言:‘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也是心阴神、脾阴意(显意)的特点之一。他无法教育自己,没有自知之明,所以就没事做,闲得发慌只好去教育别人了,——教育别人,别人还不听他的,你去看看是不是这样,绝对是这样!

    一个真正的智者,从来不刻意明着教育别人,也从来不去使心想着要矫正别人的不是。而慧者更狠,不仅不去正别人的不是,其眼里根本不见别人的不是。一般人喜欢讲理,但处处做不到理,而智者和慧者处处‘不讲理’,但所为却全都合乎理。所以,我们一对照,就知晓自己是不是智者,是不是慧者。有智慧者,都会很有自知之明,很能自胜,能知晓自己的水平,甚至是自己的五脏六腑都一清二楚,也能知晓别人的心智水平,好像知晓一切,‘不虑而知’,‘恒易以知险’,‘不学而能’,‘恒简以知阻’,但就是不显露,更不会炫耀,他良知莹彻,胸中从来都是顺畅的,‘先天而天不违,天且不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他能顺着别人的性子去做事,不与别人对抗,用自己的德去安排好一切。只有一般人最‘聪明’,看到别人有缺点就要说,有不是就要正,即使当面不说,当面不正,背后也会跟别人说,也要当别人的导师,以显得他很机灵和明智,自以为是,慕虚好名之心尽显。智者和慧者,一生都在敦于反己,进己,度己上,其他的顺带之余事,比如觉己,正己,立己,新己后的觉人,立人,化人,度人等,从不是他核心要考虑的事,因为他知道那些都属于自然而然。”

  说完,先生又将《传习录》中的三个相关段落让他们反复深读数遍,至于闻道后的结果,先生说那已经不是他想过问的事了,毕竟,各人的命终究还是得各人自己去修——

   先生曰:“‘烝烝乂,不格奸’(《书》云:“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本注说象已进进于义,不至大为奸恶。舜征庸后,象犹日以杀舜为事,何大奸恶如之!舜只是自进于乂,以乂薰烝,不去正他奸恶。凡文过揜慝,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摘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舜初时致得象要杀己,亦是要象好的心太急,此就是舜之过处。经过来,乃知功夫只在自己,不去责人,所以致得‘克谐’,此是舜动心忍性,增益不能处。古人言语,俱是自家经历过来,所以说得亲切。遗之后世,曲当人情;若非自家经过,如何得他许多苦心处?”
 
   一友常易动气责人,先生警之曰:“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是友感悔。

  曰:“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之是非,凡尝责辨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乡人有父子讼狱,请诉于先生。侍者欲阻之,先生听之。言不终辞,其父子相抱恸哭而去。
柴鸣治入,问曰:“先生何言,致伊感悔之速?”
先生曰:“我言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瞽是世间大慈的父。”
鸣治愕然,请问。
先生曰:“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叟只记得舜是我提孩长的,今何不曾豫悦我?不知自心已为后妻所移了,尚谓自家能慈,所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时如何爱我,今日不爱,只是我不能尽孝,日思所以不能尽孝处,所以愈能孝。及至瞽瞍底豫时,又不过复得此心原慈的本体。所以后世称舜是个古今大孝的子,瞽叟亦做成个慈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