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的来处

(2021-06-19 22:37:29)
分类: 在人间

教孩子们读《青玉案•元夕》时,延伸到王国维先生借宋词谈“人生三境界说”时,我顺带类喻了一个“读书三境界”的深入浅出说,部分学生听后也有一种当头棒喝,如梦初醒的感觉。

我是这样说的—

刚开始读书时我们找不到乐趣,即使读了一些书也不明白归处,随着上学考试这些逆性杂事扑面而来,人反而有些迷茫了,—读书倘若只是为了考试,为了一纸文凭,工作,利禄,虚名,那真的是没什么意思,这时便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到书读到一定程度,真正深明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以修身为本,本立而道生,立起了读书成圣之志,找到了自己的生命热爱后,这时心豁然开朗,眼界鹤立鸡群,人很快就能无忧无惧,虽千万人,吾往矣。生命从此视荆棘如无物,视挫折为修炼场,生机畅达,无人能阻,这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立徳日新的同时,终于有一天,书读到一个止于至善的临界点,某一个平常的刹那之间,也许只是一瞥某句极平常的话,即幡然大悟,曾经一路于书中要寻寻觅觅的终极人生真谛它早已不求自现了,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是德
后一篇:白云出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