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忘言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忘言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321
  • 关注人气: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

(2021-04-21 12:24:27)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情感

文化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分类: 沉下心来,读原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有关的故事。

这个故事选自王财贵先生 演讲《中华文化复兴之基础》,先生在文中有道——

我一直希望,说“中国人即将领导世界”,千万不要只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着眼,应该从“为人类总体理性文化的开发创造”这个地方着眼;这才是能够保障人类永恒的光明,复见天地之心。能够这样,我们才能作为世界的典范。作为典范是要负责任的。

我们有了这种基础,才可以谈中华文化复兴,要不然中华文化复兴只是一个口号,一个空虚的概念。你自己的生命投不下去,不论你说你做,心里是不踏实的,是自欺欺人、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但是,如果能从这个源头认识到你生命的方向,认识到民族的方向,必定是念兹在兹,必定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叫作“有真知而后有真行”。

一百年来,我们的民族并没有真知,因此没有真行。我们浪费了九十年了,从今天开始,不要再浪费自己的生命了,不要再浪费我们的民族了! 我们谈到中华文化复兴有这么重大的意义,这么深厚的内涵,这么高远的理性,请问我们怎么落实去做?所以我提议,中华文化复兴的第二项基础,应该放在教育的工作上。

因为只有教育,才能感发人性,只有教育,才能造就人才。而教育也要回归到人类理性的根本意义上来做教育。其实,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假如对教育的意义还不能有很真实的了解,请问你怎么做教育?对意义不甚了解所作出的教育成果必定是有差错的。有差错后,人们会去修正,这叫教育改革。二三十年来,全世界都在做教育改革,我们中国两岸也跟着做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基本意义就是想把教育办好。什么叫把教育办好?教育如果是教人,我们就要开发他的人性,这样才能把教育办好。

所以教育改革要回归到人性来改革;假如教育改革而不回归人性,这个改革必定还是失败的,可能越改越混乱,越改越糊涂。全世界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改革,没有一个国家是成功的,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是回到人类理性的根源来思考教育问题。所以,我们教育要有成效,能够教出一个人,能够使整个民族走向丰富广大笃实光辉的前途,我们一定要把握教育的本质。而教育如果是教人,就是开发人性的工程。...... 我们要把古人的理想继续发扬。古人什么理想呢?就是教导一个人“成人”,尤其是儒家,要尽人之性。

这种理想实施在现代,就是一面继承传统文化,一面要吸收西方文化。要继承文化,最重要是从智慧学起;从智慧学起,一定要先改良语文教育、要有读古书的能力。要学西方的文化,也从智慧学习。西方的智慧记载在他们的经典中,所以,我们以经典的教育来恢复人性;从恢复人性的观点,我们来完整人性;这样,我们才不会辜负自己辜负民族。 中华文化复兴的基础在于正确的态度,而真正的落实是在教育——经典的教育。

先生所说的经典教育很大一部分就是圣贤教育。圣人之言,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人的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精粹的部分,是炎黄子孙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需要我们用一颗敬畏的心去对待。他们的言论值得敬畏,不仅是其内涵深厚,道理广泛,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知行合一的人,他们确确实实的做到了他们自己所说的,所笃信的,他们不是神,而是一个真正的人。他们的存在告诉我们,只要勤于修身,正性,人人都可以是尧舜,人人都可以是圣人。佛家提倡的只要深修,人人都能成为觉悟者,人人都能成佛,也是这个道理。

其次,孔子还提到敬畏大人之言,孔子此处所说的大人是指那种道德深厚,德才兼备之人,后也指那些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


《孟子·告子上》中就说:“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荀子·解蔽》篇中说的最彻底——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一而静。作之,则将须道者之虚,则入;将事道者而一,则尽;将思道则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虚一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恢恢广广,孰知其极!皓皓广广,孰知其德!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 汉代扬雄在《法言·学行》中就说:“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 三国时期魏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讲:“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下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 秋《失题》诗里也说:“大人处世当与神物游,顾彼豚犬诸儿安足伍。”



《易·乾·文言》里就说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者,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能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天命,不尊重以天地为一体的仁者,还轻侮圣人之言。”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