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担忧起自己以后会不会被人记住这个问题了,当他看透人这一生一旦过去了就什么都带不走,连古代帝王都无法长生不老时,他焦虑了,他问父亲:“到底什么才能让自己永世不朽?”
父亲道:“这个问题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真正能让一个人不朽的当然首先是立德,这里的德除了天性里的无私,正信,悲悯外,还包含着生命的不断进化,完善,与超越,正如《说文解字》中所言:‘德,升也。”又如《易传·系辞上》中所讲:‘日新之谓盛德。’
往本质上讲,只要真正把德立得厚实了,立功,立言都是顺带的余事罢了。
立德不仅能让人‘德高寿自高’,还能给人带来‘德沃人至乐’的一生。
《传习录》中,先生曰:‘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完全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人一旦能复其天性里面那个纯粹的良知(即德),不仅受人尊敬,创造力爆棚,而且本身也自其乐无穷,对他来说,到了这个时候,什么‘努力’,‘坚持’,‘奋斗’这些役心的概念早与他无关,他俨然已达物我两忘,惟精惟一,天人一体的境地,做起事来举重若轻,于不知不觉的纯粹享受中即能完成自身生命的一次次升华,自然得不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