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2021-02-16 15:51:22)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情感

文化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分类: 沉下心来,读原著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汉文帝外出行至中渭桥,突然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惊了文帝御驾的马,文帝险些被摔下,十分恼火,就命人拘捕了此人,交给廷尉查办。 张释之审讯后,依法判定为“冒犯车驾,罚金四两” ,上奏朝廷。 
   汉文帝很生气,认为判决过轻。张释之就解释说:“法律是天子和百姓应该共同遵守的,不应偏私。法有定规,如果加重处罚,如何取信于民。廷尉是天下公正执法的带头人,如果廷尉不公正,地方也会不公,百姓就会慌恐不安 ! ”汉文帝思考了很久才说:“廷尉的量刑判决是对的”。    张释之的故事还有一个——
  有人偷窃了汉高祖庙里的玉环,被卫士抓获,汉文帝十分恼怒,责令廷尉张释之严惩盗犯。张释之依照相关法律,奏请文帝判处斩首。汉文帝大怒,认为应当诛其九族。张释之据法以争,说:“依照法律,斩首已是最高处罚了。盗窃宗庙器物就诛灭全族,如果以后有人偷挖长陵上的一抔土,又该如何处罚?”汉文帝和薄太后商议良久,批准了张释之的判决。
   中尉条侯周亚夫和梁相山都侯 王恬开 看到张释之议论公正,甚为赞叹,就同他结为亲密朋友。张释之由此受到天下人的称颂。       汉文帝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处罚人,被张释之极力阻止,张释之认为君子思不出其位,汉文帝是越职行事,汉文帝的本职工作应该是治国,天下人犯了什么法自该有相应的法律和法官去管,轮不着国君用私心去干预。
    《孟子·离娄章句上》中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儒家一直主张为政以德,修身为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假如人人都能做好他那个位置所该做的事,修好他那个位置该有的德,那这个世界早就无比和谐美好了,正如王阳明所讲“如吾儒有个父子,还他以仁,有个君臣,还他以义,有个夫妇,还他以别”,那天下太平就指日可待了。
  又如《中庸》云:“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国家的运转好比一个机器,每个个体就是上面的齿轮,无论是为官者,还是为民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这就相当于每个个体把自己那个齿轮转好了,让其不出问题,那这样的话,整个机器自然就能和谐顺畅的运转。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去考虑那个职位上的政事。”曾子说:“君子思考问题,从不越出其位。”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