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考试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但不幸的是高考那年由于考场上发挥失误,导致名落孙山,老师们都劝他复读一年,说复读拿下下一年的状元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也真的不想让过去十来年的汗水付诸东流,然而,也正是这一年,妹妹恰巧中考考到全市最好的高中,父亲在电话里头丢给他的话是:“要么你复读,要么妹妹不读,要么妹妹读,你回来跟我,家里经济情况就这样,我没有多说的了,妹妹没有选择的权利,你可以选。”他当时大概是停留了数妙钟,就回答了父亲:“让妹妹读,我去打工。”
打工尽管辛苦,他一开始也是做一些苦力,但还好小时候练就的强大自学能力让他工作外并没有让自己甘于平庸,他陆陆续续自学了一些其他的本领,比如他自小酷爱书法,工作之余也没有落下,几年的练习之后,他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书法作品也经常被拿出去公开展览。就这样,他跟父亲一起撑着这个家,让妹妹顺利读完了大学,直到博士毕业。
后来,妹妹的名气远远高于哥哥,但每次压力山大时,妹妹觉得世界上真正能跟其说上心里话的,却只有哥哥,即使是自己成了家后,她也好几次因为丈夫的大男子主义不让她频繁回娘家跟丈夫大吵过,也许是哥哥对她的义薄云天无形中抬高了他对世间一切男子的欣赏标准,又也许,这世上跟她一样德才兼备的男人真的太少,如果不是家人催的紧,她本是愿意还等一等再结婚的。
......
到他们都老了时,哥哥被其不孝的子女们赶出了家门,被送进了养老院,是妹妹将哥哥接到了自己家里。很不幸的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哥哥还是被妹妹丈夫的老娘给气走了,他不想让妹妹知道背后的事实,只说自己已经习惯了养老院的生活,很想回去。
妹妹的孙女儿澈儿隔代遗传了妹妹的艺术细胞,澈儿自小极喜欢文艺,她曾经跟奶奶说想要一副姑太爷的毛笔字,就八个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徳”,想将其挂在自己书房里,以自警。
只可惜那个时候年近一百的哥哥身体已经不好,双手早已经颤抖得拿不紧笔了,他知道了侄孙女儿这个愿望后,使劲想过很多种法子去让自己重新能拿起笔,只是效果一直不佳。
到其离去后,妹妹整理其遗物时,才惊然发现,哥哥竟已经绣了一副极精美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徳”的刺绣,只剩下少许装饰的工作没有完成,——医生说,老爷子弘毅坚韧,才不到一年的功夫,竟在极艰难的条件下把刺绣这门手艺学起来了,每次学习时都像个孩子一样认真,但人们有一点最是不能明白,就是搞不懂这老头子何以每次练习时总是只在“大学之道,在明明徳”那八个字上下功夫.....医生说到这里,妹妹早已心如刀割,不忍再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