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忘言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忘言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8,321
  • 关注人气: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021-01-22 22:53:24)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沉下心来,读原著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战国时期的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呆在屋里,孟子从外面突然闯进来,瞧见其妻坐姿不雅,顿时无名火起,立即跑到母亲面前告状。他说:“吾妻对我无礼,我今天非把她赶出家门不可!”

  孟母问:“究竟是出了什么事,竟惹得你要休妻?”孟子答道:“刚才她蹲在屋里,那姿态真叫难看,这是对我无礼,吾妻不尊重丈夫,我必须休了她!”孟母听这话有点蹊跷,继续追问道:“你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她蹲在屋里的?”孟子满有理由地回答:“这都是我亲眼所见,我刚才一推门就看见……”

  “别说了,我听明白了。”孟母问明了情况,大声斥责儿子说:“这分明是你无礼,不是你妻子无礼!”孟子有些茫然,不服气。孟母接着解释说:“不管是进谁的门,都要事先敲一下门,或者大声地咳嗽一声,好叫人家知道有人来了。不能乘人不备,来个突然闯入。这是常人都懂得的礼貌规矩。可你倒好,到你妻子的燕私之处,进门前不敲门,不声不响地往里闯,见了你妻子蹲着,你得赶紧先退出去一会儿,你却还在看,这叫你妻子怎么办?这不正是你无礼吗?怎么能说是你妻子无礼呢?”

  孟子没有想到,母亲恰恰从同一事情上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批评虽很尖锐,但是句句有根有据,于是孟子赶紧认错。
  
    “仁”除了修养上的高度自我要求外,还有学习上的不懈怠,毕竟学习也是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升华,实现仁,守护仁的的一个过程,如——

   司马光小时候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持之以恒,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离世后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程颐曾说:“阅人多矣!不杂者,司马、邵(邵雍)、张(张载)三人耳。”

  “仁”是一个极高极圆满的境界,《雍也》篇中,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一个君子也是有不小心丢失仁德的时候,但一丢失,君子立马就会克省克察,让自己迅速把仁再次澄明开来,但小人不一样,小人是一直处在一个“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世界里,浑浑噩噩一生,仁德一直被利蒙蔽着,以假当真,把无当有,一辈子空奔忙。

   君子“持其志,无暴其气”,小人则是“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君子时时明白修身为本之道,气定神闲,以进德为人生之大方向,即使偶尔不小心丢失了仁德,也会很快找得回来。而小人则是时刻只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以及只顾着扩充自己的欲望,把小我摆第一位,以此不可能有很大的仁德。

   君子在每时每刻都要提醒自己为仁,君子的仁是源自天性,发自内心的,是觉悟心体的;而小人的仁只是一种表演,躯壳起念,熙来攘往,无非为名为利。正如《道德经》中所言:“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大意是说,高境界高层次的“德”不强调表面和看得见的“有德”,因此才是真正的“有德”。低层次低境界的“德”,则是自认为不丧失“德”,老念着“德”,总喜欢彰显“德”,与颜回的“不伐善”恰恰相反,因此实际上是没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不会把德做给别人看,更不会故意用某种行为证明自己很有德行。处在德之下品之类的人,看似处处都彰显德行,处处用德的表层标准来核对似乎都很恰当,但事实上却是一个无德之人。

  孔子说:“君子中偶尔丢失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