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有一年轻人射箭技术高超,能在百步之外准确无误地射穿一片树叶,他颇为自豪,四处卖弄。恰被一卖油老者看到,老者对其不屑一顾,在年轻人面前表演起了他自己的绝活,——将一铜钱置于油桶上方,舀起一瓢油熟练地将油顺着钱孔倒下来,铜钱却未沾上一滴油。
其实,老者的表演是在告诫年轻人,凡事只要多练就会熟能生巧,不能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更强手,学习无止境,修身无止境,我们应该怀着空杯心态,慎终如始,让自我不断超越。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个故事: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的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的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
大自然有其残酷的一面,人在大自然中也唯有不断精进才可能不被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淘汰掉。
再讲一个——
某人善画竹,名满天下。可他的师傅对他说:“你尚未入门。”
问:“如何得入?”
答:“要在心里觉得你就是竹子。”
其人乃去,终日站在竹林中。风起。竹摇。其人亦摇。
如此十年过去。一日,师往探之,见其在竹林中闭目凝神,随风摇摆。师视良久说:“好了,可这还不够,你要忘掉你是竹子这件事。”
又三年。师复探之,曰:“汝成矣。”
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能动人。”他还讲:“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王之涣的诗里面也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大凡历史上的伟人,无不都有一种凝志于一,精益求精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下一步就是游刃有余,出神入化,最终自然轻易即能将生命修到止于至善的境地。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啊!这样一个好学之人居然英年早逝,平日里我看他一直在不断精进,就从没有见他懈怠过一次。”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