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2020-05-10 14:35:52)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沉下心来,读原著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公差绑着一个人来到了楚王面前。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 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都是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

   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有些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东西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其辱了。”


  晏子是齐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在楚王的眼里都是圣人一样的人物,其实,孔子也是很佩服他的。他的这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强调的正是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一个人的品格塑造影响之大,这就好比古人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你自然就会被那个环境所染,你身边围绕着什么样的一些人,你自然就很容易变成他们的同类。

  举个例子,一个从小喜欢看电视,打游戏,丝毫不爱读书的人,他长大后很可能就人云亦云,随大流,对万事万物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别人怎么说,他就捡着怎么说,完全如同一个木偶人一样,生命很悲哀。相反,一个人从小生活在琴棋书画,书香世家的氛围中,父母也尊重他的奇思妙想,鼓励他独立思考,开发新思想,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对社会万象,他也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有自己的人文思索,那他长大后就很容易自觉自学,自立立他,并形成自己的淳厚品德,独立人格,以及热爱自由,崇尚自由的高贵精神。
   
   周朝时,鲁国是孔子的出生地,又是制定礼乐文明的周公旦所在的封地。

   鲁国属于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清人高士奇语)。鲁国是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各国诸侯了解周礼也往往到鲁国学习,鲁国是有名的礼仪之邦。鲁国与周礼的这种密切关联,使得鲁国形成了谦逊礼让,人人敬畏仁德的淳朴民风,同时也使鲁国国势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史记·鲁周公世家》里说:“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至春秋礼崩乐坏时,当时人还说鲁“犹秉周礼”。

  这样一个重视礼乐文明的邦国,自然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是非常多的,是典型的君子之国。因为它整体的大环境很好,贤德之士很多,从而对于生长在鲁国的人来说,成长的土壤上先就有了优势,以此只要个人再稍加多下一些修身的功夫,就很容易把自己修成德才兼备的人中俊杰。


  孔子评论子贱时,说:“这个人是个真君子啊!他在鲁国长大,如果鲁国没有真君子的话,那他还能从哪里潜移默化到这些好品格呢?”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