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忘言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忘言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1,538
  • 关注人气: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020-05-02 17:28:12)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沉下心来,读原著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孔子到齐国去,途中听到有人哭,那声音很是悲哀,但孔子听得出来那又不是丧亲的哭声,于是下车,追上那人,向他问道:“您是什么人?”那人回答说:“我是丘吾子。”孔子问:“你现在不是为了丧亲的原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呢?”丘吾子说:“我失去了三样东西,自己发现得太晚了,悔之何及,以此才痛哭不已!”


  孔子安慰了他一番后,说:“您失去的三样东西,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希望您能如实告诉我,不要有任何的隐瞒。”丘吾子说:“我年轻的时候很爱学习,周游天下,后来回来了,失去我的双亲,这是第一失。我长期辅佐齐君,但他骄傲奢侈依旧不改,让我们齐国失去了很多人才,我作为臣子,职责和节气没有守住,这是第二失;我平生的至交好友, 现在都分离而且断绝了联络, 这是第三失。树想要停下来但风却不停, 儿子想孝敬父母时但父母却已不在了。不再回来的是时间, 不可再见的是双亲, 请从此辞。” 说完即投水而死。



  中国有句老古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出自这个故事。这世上很多人一开始不懂得父母的好,到有一天父母突然不在了,他们才知道悔恨,并抱憾终生。为什么那么多人非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呢?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已经晚了,我看到过不少小时候对父母不敬的人,到长大有一天父母离世了,他才幡然醒悟自己曾经是多么的不懂事,可此时一切都来不及弥补了,他知错了,却都无法亲自跟父母说一声“对不起”,你说这个让不让人痛心!


  那作为子女的我们,到底该怎样去报答父母对我们的爱?除了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胜自强外,我们也还可以从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时时记住父母的生日,关心父母的年龄。自己的生日那天,不能太开心,那种以自己生日唯我独尊的人都是没教养的,相反,我们应该在自己生日这天加倍的感恩妈妈,因为多少年前的这一天,是妈妈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才生下了我们。

 

  记住父母的生日和年龄,一方面我们会为父母此刻还能健康平安的陪伴在我们身边而感到知足,为我们还能天天有机会孝敬他们而感到庆幸;同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如履薄冰,不要大意,想到父母过了一个生日后,就意味着他又老了一岁,我们能陪伴他们的日子又少了一些,时间总是无情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为我们做的太多了,我们是报答不完的,可是我们总能尽力趁他们在的时候,从小就多体谅他们,理解他们,孝敬他们,这一点我们是可以做到的。这个世上什么事都能等,唯有善待父母这一件事是不能等的,因为我们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那就趁现在,对父母好一点,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千万不要等到他们不在了再悔不当初,捶胸顿足,那一点用都没有。


  我们很多人记得明星的生日,记得朋友的生日,偏偏不记得父母的生日,这真的很让人痛心,父母才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父母对我们那种几近无私的爱是这世上任何其他人都给不了的,所以我们活着一定要知轻重,即使是喜欢记人家的生日,那也应该先牢记住自己父母的生日。


  每年的六七月,很多毕业生去面试时,做足了功课,对于考官的各种问题都提前准备好了各种回答,但有时候考官只简单的问一句“你记得你爸妈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吗”,就能把很多毕业生问懵,这样问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测试一下这个人有没有一颗感恩的心,没有感恩之心的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受人尊重。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还在这个世上的时候,我们总觉得还有归处,还有最亲的人可以牵挂,还有老家可以回,还能时时想到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因为生我养我的父母还在,就觉得很安心,孟子讲的人生三大至乐第一个就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假如父母不在了,我们即使拥有再多,也会怅然若有所失,不再怎么会去想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因为父母不在了,想这个问题只会更让人伤心不已,家也只能叫做故乡了,看到父母留下来的一切,只会愈加的失落,悲痛。

  

  所以,还是趁父母健在,趁父母还在我们身边的时候,趁我们可以触摸,拥抱到他们时,好好善待他们,孝敬他们,千万,千万不要像丘吾子那样,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说:“父母的生日,年龄,作为子女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为他们还健在,还在我们身边,我们还能孝敬他们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作为子女的,也要在记得父母生日时,有所反省,有所敬畏,因为父母一年比一年长,我们能孝敬他们的日子也就一天比一天少了,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及时行孝。”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