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正午的时候,太阳当空照,大地没有一角黑暗不被照亮,没有一处冷地不被温热。我独自走进了深林,空空的山谷里,没有一个人,只有稀疏几声鸟啼穿梭在树林里,不知哪儿又好似有人在说话,但那声音之模糊,之微妙,之若隐若现,之时有时无,到让我有点怀疑起自己的耳朵来了,——是我的耳真的不够聪吗?还是我的心在动,没有彻底清净下来?
我让自己坐下来,就在深山里,闭上双眼,——没错,我在冥想,我尝试着去聆听大地的脉搏,找回内在的空灵。
可很久过去了,那些外在的杂音依然无法从我内心完全抹去,我不甘心,想换一种方式来调节自己,于是拿起手里的书,随便翻了翻,竟也天缘凑巧的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楚庄王成为国君三年,不喜欢直言进谏而喜欢隐语。成公贾进谏,庄王说:“我禁止进谏,现在你来进谏是什么缘故?”成公贾回答说:“我不敢来进谏,我是来和君王说隐语的。”王说:“请讲。”成公贾道:“有只鸟栖息在南方的山上,三年不动不飞不叫,这是什么鸟?”庄王猜度说:“有只鸟停在南方的山上,它之所以三年不动,是用来沉淀自己的意志;它之所以三年不飞,是要借此生长羽翼;他之所以三年不叫,是在静观天地运行规则。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必然扶摇直上九万里;不叫则已,一叫必定惊人。你出去罢,我知道这个隐语的含义了。”第二天庄王上朝,提拔了五个人,贬退了十个人。群臣非常高兴,楚国的百姓互相庆贺。所以《诗经》上说:“为什么这么久不行动呢?一定是有原因的;为什么独自安居不言语呢?是有缘故的。”说的就是庄王这样的人吧!
呵呵,一个国王,敢沉淀三年,以自胜,我才静坐这么一会儿,又算得了什么?
我放下书,再次闭起了双眼,去时忘忧,去己忘身,心无挂碍地又一次遁入天地之中。
......
我到底是什么时候睁开眼的,我已经记不清了,记忆犹新的是,我醒来的那一刹那,眼前树底下的那一抹青苔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惊人的美来,那是我从未见过的美,美得让我无法自拔,那也是,幽微里蓦然反证出的大道,更是我归于真的自己后,——内心不请自来的大澄大澈。
王维有诗曰: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反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