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则,听故事,轻松学《论语》,什么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2020-02-24 20:37:55)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青春逍遥游公众号我从书中来公众号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
分类: 在人间 |
于是独自率兵攻进玄武门,苦战了很久,杀掉屯营将军敬君弘,然后对自己的部下说:“这也可以算得上稍稍报答太子的恩了。”说完,即扔掉武器逃入荒野。不久又跑回来向李世民,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请罪,太宗数落他说:“你在东宫,暗地里离间中伤,阻隔我和兄弟李建成的骨肉之情,是你的罪过之一。昨天,你又出兵来战,杀伤我的将士,这是你的罪过之二。犯下如此大错,怎能逃脱一死!”冯立义正言辞,毫无畏惧地回答道:“献身侍奉主上,希望能舍命报效,在任之时,是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于是伏在地上抽泣,为李建成的战败悲伤不已。太宗终于还是赦免了他。冯立回去,对亲信说:“今日受到莫大的恩典,有幸得到救助,终生应当以死来报答。”不久,突厥来到便桥,冯立率领数百名骑兵与突厥在咸阳作战,最终大战告捷,杀死并俘获了很多突厥兵。
北风见南风说的不是话,便道:“狭路相逢勇者胜,本来我要硬闯的,但鉴于五百年前我们本是一家人,今天我就跟你先来文的,要不我们比试比试,看谁厉害就听谁的?”
“没问题,比什么?”南风说完,北方环顾四周,恰好目睹到路上有很多行人们正在赶路,于是就说:“就比谁能最快地把行人们身上的大衣吹掉!”南风回:“完全没问题,您先来。”
孔子说:“政令和刑罚只能威慑人们,让他们不敢犯罪,担这并不能让他们生出犯罪可耻的心理。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荣辱观,光靠政令和刑罚是确立不起来的。但是,若是用道德诱导人们向善,用礼制正化人们的言行,这样,老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还能恪守大道,自律自正。”
(补充以礼治国的一个案例,此下资料源引自公开网络:
晏子对礼的重视。他说:“礼者,所以御民也……无礼而能
治国家者,婴未之闻也!”把礼看作是治国的根本,统治百
姓的工具,可见礼在晏子心目中的地位。在这一点上,晏子
与后来的孔子是很有相似之处的。正因为如此,晏子对无礼
或不合礼的行为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评。(《内谏》)载:
“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
’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
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弑其君,而礼不便也。禽兽以力
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群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
以力为政,强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
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
死?’礼不可无也。’”
晏子认为,礼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准。没有礼,人就成了禽
兽。作为一国之君,如果带头不讲礼,国家根本就会动摇。
。
晏婴提倡以礼治国,在齐国扮演了很重要一角色,这里面还有一个具体的故事——
淳于国人献一美女给景公作妾,生了个儿子叫荼,景公很宠
爱他。有些大臣商量想让景公废掉公子阳生而立荼为太子。
晏婴知道了这件事,认为这是违礼的举动,使规劝景公说:
“不能这样做!以贱敌贵,是国家的大害;废大立小,是祸
乱的根源。阳生年长而受国人 拥戴,君王不能废掉他!”他
又说:“立太子有一定的礼法制度,所以庶子不能僭越嫡长
。希望君主能够用礼来教导荼,使他不要陷入邪恶,用大义
引导他,使他不 要贪婪于私利。长少各按其道行事,那么嫡
庶长幼就有序不乱而合乎伦理了。”但是,景公却不听晏婴
的劝告,执意要立荼为太子。以至于后来酿成大祸。景公死
后,田氏杀太子荼,立阳生为国君;后又杀了阳生,立了简
公;最后又杀了简公将齐国据为己有。
正是由于晏婴重视礼义,强调以礼治国,这才使当时齐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桓、管霸业的余绪,使齐不失为大国,而自己也身显诸侯。
孟子后来评价晏婴说:“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前一篇:心里想什么,眼里就会看到什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