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主持人大赛》文艺类总决赛时,一开始的时候我就已预料到四川自贡的选手蔡紫很可能是最终的冠军,最后果不其然。
回过头来看,我觉得她身上至少有两个很鲜明的特质值得那些以“主持”为梦想的后来人学习,尽管我对主持没什么兴趣,但这也不妨碍我在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欣赏这行业里面悉数几个让我看了觉得心里舒坦的风景。
首先是腹有诗书,这大概是好主持人都具备的特质。处理突发状况那个环节,《史记》里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张口即来,并且将其运用得恰到好处,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文质彬彬,秀外慧中的姑娘。有人说随机应变对于主持人来说极其重要,我以为这个根本不消说,其实何止是主持人,很多其他行业的人都需要这个,——这个能力如何修得?最简单的也莫过于底气充足,再加上在实践中百炼,那生巧则只是顺带的结果罢了。这其中,底气充足是重中之重,当今这个社会,大多数懦弱自卑者早习惯了把金钱当做了活着的最大底气,只有少数人会把自身的素养,品格,修为当第一要务来抓,在主持人行业能做到德高望重,持盈保泰的少数强者也全莫不如此,正如董卿所说,主持人拼到最后拼的不是别的,而是价值观,而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背后那颗人生来即有的广仁之心。
再就是,人活着,只有活出了最佳境界,才算是没有白活。何为最佳境界?——是历经一切风雨和放下所有妄求后的淡泊,自然,归真。这一点蔡紫已经很接近了,她比赛时其眼神里,我看不到有那种想赢的东西,不像有些选手比赛过程中肢体动作上所表现出来的,以及脸上所写满的,全是患得患失,分外之念。即使是那最后三分钟提前练过的一段小演讲,别人讲起来演讲就是演讲的感觉,或是像刻意表演,又或是类似于背书,炫技,也有的看起来犹如在使力说服,心里总带着个要征服某些人的小目标,而蔡紫完全不一样,她讲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好像她在跟她的听众聊天,拉家常似的,完全没有别的演讲人身上那种讲者在上面讲,人家只能是在下面听的疏离感,还有一点,她讲的时候极真诚,极自然,极放松,愈真诚,愈自然,——愈自然,也就愈放松,透过屏幕我都能感觉到她的轻盈,富有灵气,也能听出她的故事是极诚恳的,不像其他选手所准备的稿子是努力编凑出来的,尽管华丽,但全不见一点落地感,只有她的,尽管平淡,却直击人心。
我有时候想,如今媒体上那么多讲故事的人,讲台上那么多讲课的老师,何以到最后,真正能做到让人长久尊敬的却那么少?原因很简单,他们大多数并没有完全放下虚荣,剖开自己,淡化自己,没有把自己最深入的生命体验,最真实的生命感发坦荡无藏地分享出来(这里面还有些人则是书读少了,也不注重修身,以此从来就没有过什么深入的生命体验,生命感发,那就更可悲了),而单单只是如机器一般看重技巧的变化,倚靠程序的出新,逐求素材的堆积,——这些全是脱离生命灵性和真诚的东西,连自己都感动不了,还谈什么感动别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