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点滴滴,皆动人心

(2019-12-16 14:02:49)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分类: 天真作少年

昨儿下午,天气暖洋洋的,几束金黄的阳光透过窗户打在教室的地毯上,也有少数碎片落在了来这儿写周末作业的小瑜和小皞身上。时光悄悄地流着,他们是那么的专注,那么的安静。我正在一旁做着近期的教案,看到身边这画面太美,也就禁不住拿起手机来给他们俩拍了几张特写。

到小瑜写完自己的作业后,他主动跟我讲他想来教小皞写话,我当然很赞同,他是大哥哥,小皞是小弟弟,大哥哥带着小弟弟,那是再好的不过的事了。我最初还以为等会儿他们会闹个不停不能成事,没想到到最后小瑜还真一五一十地教小皞把话写完了。不仅如此,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拿过来检查时,这里面短短几句话,细读下去,我竟然于其中感受到了些许《红楼梦》语言的味道,——平淡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也许小瑜是无意的,但我却有心的捕捉到了这样一个暗号,我真的很为他感到庆幸。

同样的故事,昨晚的诗词课上小翾也给了我这样一个感动,当我说到《雨晴》这首诗中的“雨后全无叶底花”时,她很踊跃地抢先举手说她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便问她,她很有信心地答道:“雨下了后,连叶子底下也一朵花都没有了。”我好想再问一下她:“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让她把她思考的整个过程跟大家分享一下,但我又怕等下她说不出所以然来,反倒打击了她,于是我也就不再追问下去了,毕竟,我深知道,文学艺术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感性的,有的根本就讲不清“这是怎来的”,正如“大美无言”,有的也不需要非得说出个所以然来,会其意便可收。

古代文学语言里,“倒装”是很常见的语法规则,就像上面这句诗,“雨后全无叶底花”,其实本是“雨后叶底花全无”的倒装,假如知道这个,了解它的意思就更简单了,但我想,通往真理的路从来都不止一条,作为一个老师,最忌讳的就是把一种思维方式强加给所有人。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质,根据她们的特质去启发引导她,远比按照某种固定标准,或是谨遵所谓的权威去要求她要人性得多。还有,很多东西如果他自己能感悟出来,就最好不要给他那些概念,也不要先有一个预念在心头,教的人越纯粹,越放得下面子,思维越放得开,学的人也就越轻松,越投入,越会独立思考,越能独立创造。好比小翾,她学多了,诗背诵多了,自然就能在诗里面侵染出某种语感,养成独属于她的艺术审美,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便可轻易领悟出诗的大致意境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