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群大学生村官的故事

(2018-10-04 20:32:13)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一路向北

     骜子毕业后即来到我国云贵地区一个赤贫村——大气村当了一名村长助理,进入到这官场中,他发现老官里面两类人居多,一类是整天琢磨着怎样才能让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向上面哭穷喊惨,以项目的名义申请拨款也好,向下面欺骗民众,自造出各种蹊跷名义乱收费也好,这类人的初心从来都摆得很正,——无非是能为自己多捞一点,就多捞一点。

 
    第二类是尸位素餐的那种小职员,他们虽然不主动贪污受贿,但是被动的好处来了,他也受着,不是为别的,而是为了能在这个大环境下保住自己的位子,假如不受,上面很可能就以他太不合群,没有团体意识为理由,就地将其免职,反正他这个位子的备胎有的是。


     跟骜子一样,也有两个同学,八表和八方,他们怀抱着“报效祖国,振兴农村”的梦想,也是一毕业就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大气村,他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大气村管辖下的一方,当一个小组长,一个小组长大概管十来户人家。

       
      才半年下来,八表即被当地同行同化得面目全非,他的官僚作风操练得如此之正,骜子和八方亲眼目睹后,无不大为惊叹。八表处处充当着官员们谋财攫利的总军师,由于眼光精锐,手段巧妙,善于巴结,送礼大方,他的能力很快就远扬到了镇上,次年他即被提调到大气村上一级的镇上,当了一名副镇长。


      跟八表作派完全相反的是八方,八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清官,该拿的,他拿了,他还会分出来一些送给贫苦百姓;不该拿的,他绝对是一分不取,即使是长久以来就存在大气村的那种无名的公例福利,他也坚决不要,他说名不正的东西,拿了会于心不安。他很有节操地做了近一年多的小组长后,也没得到任何位置和收入上的提升。

 
      骜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深以为八表的那种做法固然不可取,怎么进了淤泥就把自己也变成淤泥了呢,这还是最初那个他吗?如果是为了钱,何必来做村官,做商人岂不容易些?如果是为了权位,靠这种方式上去,留下那么多黑点,岂不是自己在给自己的前途挖坑?


      八表的做法,骜子很明显是反对的,然而,八方这种过于执泥于传统道德的谨慎放不开,骜子也是不敢苟同的。八方这样下去,为民造福的才华无法得到尽性施展,他自己清廉的名声是喊出去了,可这对百姓实质上并没有什么卵用,百姓贫穷的依然贫穷,水深火热的依然水深火热。骜子评价八方顶多是“万年青草”,“可以傲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

  
     比八表和八方更甚的是那些披着道德的外衣,行着非道德之事的所谓的“老官员,老好人”。


    骜子以为,孔孟的伦理道德从来就不是死的,于生活实践中,它完全可以跟着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变通。如果将其完全标准化,就会使人们行动时变得过于僵硬,保守,肤浅,甚至是停滞,无法向前。孔孟之道诞生之初即是一股指引和改造社会的力量,这才是它的本质;孔孟之道一开始即是因一颗修己安人的初心而绽放,这才是它的归途。它从来是活的,只有虚伪和奸诈之人为了谋一己之私,才会日以继夜地不忘扛着道德的大旗鼓吹着要将其定则化,规范化,野蛮统一化,在这种政风下,“无作为的备位充数”,“无独立想法的随波逐流”,“无正义的麻木和漠视”之人被讴歌为“好官”,“榜样”,这种“阳奉阴违,两面三刀,阳为道德,阴为利益”的扭曲社会形态早远离了孔孟之道的初衷。

 
    骜子看得深,因此他在工作中,做法就既不同于八表,也不同于八方。初心善,里子正的前提下,他行事该左即左,该右即右,该刚则刚,该柔则柔,以此为大气村拉来了不少良性投资,让大气村村民有了很多可以自立创收的平台。而事后,他将自己的灰色所得,又全部投在了大气村的教育和医疗环境的改善上。他敢于接受媒体的采访,经常将自己与民同甘共苦的情景通过网络直播出去,为的是让更多人能关注到这个仍挣扎在贫困线上的边缘村落。
 
  
    有一次八方来跟他碰面,笑谈中八方就聊到了骜子有些地方有点藐视道德礼则了,骜子听后,笑着跟八方提起了《孟子·告子下》中这样的一段对话: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色与礼孰重?”曰:“礼重。”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换作今天的话即是说:


   有个任国人问屋庐子说:“礼和食哪样重要?”屋庐子说:“礼重要。” 那人问:“娶妻和礼哪样重要?”屋庐子说:“礼重要。”那人又问:“如果非要按照礼节才吃,就只有饿死;不按照礼节而吃,就可以得到吃的,那还是一定要按照礼节吗?如果非要按照‘亲迎’的礼节娶妻,就娶不到妻子;不按照‘亲迎’的礼 节娶妻,就可以娶到妻子,那还是一定要‘亲迎’吗?”
  屋庐子不能回答,第二天就到邹国,把这话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比较基础的高低是否一致,只比较顶端,那么,一块一寸见方的木头可以使它高过尖顶高楼。我们说金属比羽毛重,难道是说一个衣带钩的金属比一车羽毛还重吗?拿吃的重要方面和礼的细节方面相比较,何止于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方面和礼的细节方面相比较,何止于娶妻重要?你去这样答复他:‘扭折哥哥的胳膊,抢夺他的食物,就可以得到吃的;不扭,便得不到吃的,那会去扭吗?爬过东边人家的墙壁去搂抱人家的处女,就可以得到妻子;不去搂抱,便得不到妻子,那会去搂抱吗?’”

 
    骜子说完后,八方略有所思。

   
    须臾,八方又提起骜子在向外宣传时,辞藻上有些刻意润色,不经意夸大了大气村的人文环境的事,骜子继而又举了《万章·上》中的一则故事: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舜如果禀告父母,那么就娶不成妻,娶不成妻则无后,无后则为大不孝,这样反而更会引起父母的怨恨,所以他选择不禀告父母。正因为抛开了小的礼节上的约束,他才得以成全大义。


    为了义而义是虚伪的,极致的道德绝不是做给外人看的,至善无形,至德无迹,唯有自己心知肚明。但妨心正心明,外在自然可随物赋形,因时而变,而非一味滞著,重概念,教条化,钻牛角尖。任何事物都有本末、大小、轻重、主次之分,我做的一切都是走在这个“造福于民,助民致富”的大道上,并且所有的分外所得我也毫无保留地将其捐给了一方百姓,至于其他的小礼小节,忽略了,只要不影响善而光明的整体局面,那又何妨。舍弃小义,成全大义总是值得的。”

    
    三年后,大气村迎来了一批新的村官,这群毕业于全球顶尖院校的年轻人在报道上看到大气村的状貌后,也想尽自己一分之力来为贫苦百姓做点实事。他们带来的除了一般性资源外,更带来了“成套的创新富民方案,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机制,一系列文教艺术育人计划,全面数字化治理策略,责任到人制,接班人制度,人才培养,储备,以及臻于完美的可持续的传承体系”等一系统化的当今世界农村领域最先进的发展模式。已经做到村长位置的骜子细听了他们的宏图后,第一时间就把位子让给了这群新人,是毫不犹豫的那种。


    当八方问他为何如此轻易就把那么多年好不容经营起来的功绩和荣誉拱手就让出时,骜子答道:“父母如果真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做长远考虑,比如给他财产,就不如教会他自己独立起来;一方官员如果真的视百姓为自己的衣食父母,那就应该发让衣食父母过得更好的大愿,比如当有一个比你更懂得如何造福百姓的人出现时,你自然该身退,敢于让贤本就是一种美德。”


    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大气村即成为镇上第一个奔入小康水平的村庄。到第五年,在这批新年轻人智慧的付出下,大气村村民顺带地也帮助周边近十几个村落全部实现了小康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高原上的歌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