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对事物的直觉悟性,第一感受,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天性里即自带的最宝贵的财富,《石涛画语录·尊受章第四》中有言:
“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
“古今至明之士,籍其识,而发其所受,知其受,而发其所识,不过一事之能,其小受小识也。未能识一画之权扩而大之也。”
“一画含万物於中,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如天之造生,地之造成,此其所以受也。”
“然贵乎人能尊得其受,而不尊自弃也。”
“得其画而不化,自缚也。夫受,画者必尊而守之。”
“强而用之,无间於外,无息於内。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乃所以尊受之也。”
一
拔萃的家位于一个体育馆旁,小时候,她妈妈经常带着她去馆里玩耍,其他的项目还好,只一到了体操场地,拔萃就掩盖不住一种骨子里的兴奋,能一个人在单杠双杠上玩上大半天也不觉得累。妈妈看清楚了,孩子天性里自然存在着一种对体操的敏感和爱好,妈妈更懂得,培养孩子时,绝不能逆了孩子的天性。
拔萃家只是个中产家庭,进入职业体操行业的那个花费他们家根本无法负担。一个杰出生命的背后,总存在着一个伟大的母亲。为了让女儿的天性得到最好的发舒,拔萃的妈妈不惜把唯一的房产都给卖了,宁愿租房子住,她也要呵护住女儿最适性的活法。
不到七年的时间,拔萃以惊人的成长速度,于十六岁前即拿下了世界上所有重量级体操赛事的大满贯。
二
八荒是一个侠者,是一个吃了上一顿,不知道下一顿在哪里的行者。他身上处处是伤疤,旧的未愈,新的又添,好几次他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时,别人都劝他少管闲事,他凛然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我的天性,我岂能因为路人的麻木,看客的冷漠,泯灭了我的天性。我的天性没有什么东西能蒙蔽它,它时时刻刻是澄明的,我才活得坦然,活得自性。”
一生仗剑走天涯,一生浩然挥正气,一生顺性无畏活,一生从不问为什么——这正是行者八荒一生“游于不为,师于无师”的写照,《庄子·天道篇》有云:“吾师乎!齑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
三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尧、舜的实行仁义,是习于本性,因其自然;汤王、武王是亲身实践仁义,以自修;五霸则是借仁义来功用,以谋利。
世上之人,自一入世起,就被无形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做事时不带任何目的,不为了什么,无任何杂念,全于本心,无事于事中,忘我于当下,力出不累,事完不觉。另一类则是做事时时刻铭记着这是为了什么,计算着做完这些后会获得怎样的好处,忧患着投入与产出比,很使心,很逆性,又很负重而行,完全奴役而行。
后一类人沦为了平庸,前一类人成了俊杰,到最后他们的交集是,后者一直忍不住要去问前者,“你们能走到今天,最大的源动力来自哪里?”
前者往往不会面对面回答后者,只在其自传中这样轻描淡写道:“生命中的每一刻,我都遵循着内心的声音,我以我的天性为导师,我以自自然然的真情为中心,以源源不断的实感为羽翼,天地任我画,六合任我游。万物皆备于我,我当然无所不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