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容易被忽略的爱是“你吃饭了吗?”

(2018-09-24 19:45:01)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一路向北

  
    每次跟妈妈说话,他一开始总是会问“吃饭了吗?”,“吃了什么?”......有时候同一个问题会被她重复的问,于是每每那时,爸爸就禁不住要接过电话去,妈妈就跟我投诉说,“你看,你爸又说我喜欢啰嗦,尽讲一些废话,浪费电话费......”我忙笑道:“不会的,我这不要钱的,套餐里每个月都打不完,不打才是浪费。”可每次我这样说时,她又总不肯信,说“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当她把电话交给爸爸后,她大概没注意道,爸爸开口的前面几句跟她简直如出一辙,不是“吃饭了吗?”,“最近忙吗?”,就是“睡了吗?”“那边热吗?”(或是冷吗?)......从前,我也有些不能懂他们,不管是半上午,还是深夜,电话一通,他们一开头永远都是那句“吃饭了吗?”,听多了,我有时心里就不耐烦道,这个点吃什么饭,怎么老是谈这些无味的话。到我长大,去了离家很远的异地独闯天涯时,每逢给家里打电话,我发现我第一句也多是问爸妈“吃饭了吗?”,细细反观回思一番,我渐有拔云见日之感,其实我这样问的初心,并不真的就是纠结于他们吃没吃饭这个问题,而是我内心想家了,可我又不好意思直接说,于是就只好借此蒙混表达罢了。以此,我渐渐能理解他们,也不会再抱怨他们什么,相反,我心里多的是一份感谢,一份听到亲人声音时的喜悦,满足与踏实,无事是福,平安是福,我很感恩眼前这一切。


   “吃饭了吗?”——在儿女眼里,是委婉地“爸妈,我想你们了”;在父母心里,是大写的“孩子,我想你了”。这世上最真挚的爱,永远都是通过最平淡的语言,最平常的关怀体现出来的。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一位丈夫在外征战好多年都没有回过家了,在家的妻子“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果然,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到最后她在梦中见到这样一个场景,——“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其中意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一位远方来的客人给她带来了一封她丈夫写给她的信(至于为何要放在鲤鱼肚子里,我还没想通),信中丈夫给到他至爱之人的,也是最平凡而真情的问候,——“加餐饭”和“长相忆”,换作今天的话说,即是“吃饭了吗?要多吃点”,“我想你了,一直都在想你”。
  
   
    《项脊轩志》里,归有光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后,祖母、母亲、妻子已不在人世,跟着一位小时候带过他的老家妪在这曾经他生活过的项脊轩四周走动时,到他们来到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后,老家妪便停下来,提醒有光说:“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个老婆婆,是有光已故的祖母的婢女,做过归家两代人的乳母,先前,有光已故的母亲待她特别好。项脊轩西面连着内室,有光先母往昔经常会来这儿。至此室门口时,老婆婆停下脚步,指着地下,帮有光回忆道:“这里,就是你母亲曾经站过的地方。”她又说:“那时,你姐姐在我怀里,哇哇地哭起来,你母亲就第一时间赶过来,停在此处,用手指敲敲门,问我:‘孩子是不是冷了?是不是想吃东西了?’……”老婆婆话犹未了,有光早已听得泪如雨下,老婆婆也跟着掉下了眼泪)。


    一句“儿寒乎?欲食乎?”,其至简如此,却已道尽天底下最伟大,最全真的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