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首词,定格了一个节日,他是第一人

(2018-09-23 13:35:01)
标签:

读原著公众号

青春逍遥游公众号

我从书中来公众号

坐忘云起时公众号

分类: 一路向北

     有一位才华四溢的哥哥,因为政见与当权者不同,被迫去了离临安很远的各地,辗转为官。公元1076年,他被调到了密州,任太守,这回算是他外放过的所有城市中,离弟弟所在的都城较近的一个了,可即使如此,他仍然无法抽开身来去看一看他那已七年都未曾再见的亲弟弟,直到中秋这天晚上,他心中的愁达到了顶点。拿出一壶酒,对着皓月,对着自己的影子,他忘我畅饮,直到天亮,——大醉期间,他兴起挥毫写下一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将其换作今天的语言,表达出来即是:


    明月是何时出现的?我只顾着饮酒去了,抬起头时才蓦然发觉,它早已浩然当空,满地都是它洒下的银辉。举起酒杯,我也只好遥问一问苍天,——这明月的来去是有什么定律的吗?


    不知住在天上宫阙的神仙们,他们日历上此时此刻写的又是何年何月呢?我真的很想乘着清风亲自前往太清去一睹究竟,可我又怕真当我到了那美玉砌成的仙楼神宇之中时,却又受不住那高耸九天的寒冷。


    罢了,罢了,还不如在此跟着月下清影高歌起舞一回,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天上,哪比得上人间逍遥?


    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朱红色的楼阁,低铺在楼阁中那雕满奇花异草的窗户上......我静静地观着这一切,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月亮不应对人们有什么恨意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时才那么圆呢?不,应该不是的。悲欢离合是人的常态,阴晴圆缺是月的常态,天下事少有十全十美的,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亲人们与我虽然相隔千里,可我们仍然能借着这一轮圆月来表达对彼此的思念和祝福。真心祈愿,我们相守在月光下的日子能更长久一些;诚心祝福,每一个月下之人,他们的每一天,也都能过得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

  
    没错,这正是苏东坡给自己遣怀,也是写给弟弟苏子由的一首词,刘熙载说它“空灵蕴藉”,王国维评其“格高千古”。
 

   十七年前,我在初二初遇这首词时,一种难以言喻的美感舒然涌上我心头,尽管当时还不知道整首词的意思,但它一进入我眼帘,我顿时就不能自已了,吟诵一遍,余香满口,还想吟诵一遍,从头读去,越读越想读,那些个日子里,我耳际,我心里,我餐前,饭后,睡里,梦里全都是这首词的余韵在萦绕着,回荡着,韶音绕梁,不绝,——岂止三日。


   即使是到如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依然是为数不多的几首我极轻易极自然便能信口吟出的好词之一。是苏东坡,让我爱上了词这种文学艺术,知道了词原来也可以超出情欲,萎靡,哀怨之外,它还可用来写豪情,志向,亲情,自然,以及对人世万物的思考。也是苏东坡,让我人生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道什么是文艺的“真在内者,神动于外”。


    一首词,定格了一个节日,苏东坡是第一人。


    一首词,逸怀浩气,让人读后,顿觉超然乎尘垢之外,苏东坡亦是第一人。

  
    后人,吴潜在《霜天晓角》中说:“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 胡仔于《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里更是直言不讳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