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十,您好(下)

(2017-12-14 14:01:53)
标签:

杂谈

                         

     哥哥的祝福,一直都是那么轻松,那么充满笑看一切的大气。小侄子一句“祝二爸永远幸福”,又来得这样地刚刚好。爸爸,妈妈的话,平淡,却又那么真,明暖,適性,让人听了,顿觉“岁月能算哪回事,不过是旁人弄出来吓唬自己的一个虚妄概念罢了”。
     几个高中的好姐妹在群里好早就活动起来了,她们送礼品的送礼品,单独问候的单独问候,这上佳滋味还真有让我想腐朽地喊出一两句“朕……”的冲动,她们那热情,也让我断章取义地想到了一句诗:“他日我若为青帝,自使红颜一直红。”
     俊兄晚上打电话来问候我的时候,祝福里夹杂着几分感同身受的激动,“满三十了哈”——这一句话在他嘴里重复了好几次,本来今天我就心悬得很,听他这样一再帮我确定,我更是倍加觉得这真的是人生中一个极重要的时刻!欢喜,感激,不服,兴奋,敬畏,淡然,与此种种复杂的感受,一齐涌上我心头,真的是前所未有。
    三十,也许真的是一个极重大时刻,要不然,夫子怎么会把“而立”,“而娶”的年龄都放在了三十这个数上呢!
    跟俊兄认识已近十四年,一谈到高中,总不乏话题连动着我们那些“年少轻狂”的过去,如一弦琴,但妨触碰一点,下面的似乎都能独立成曲,其背后的故事无不韵味悠长。
    印象中,这是儿时伙伴德子第一次记得我生日。他跟我一扯,就扯得远了,生日的事倒不是重点,如小时候一样,我们聊到的多是一些无所遮藏的童话,当然,话匣子里也会包含一些不需要任何装饰的近况和下一步“潇洒走向哪儿”的问题。
    跟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是好邻居的明哥,这一次祝福虽晚了些,却亦不失诚意:“本哥,时光如水,转眼间我们都已变“老”,儿时的情谊让我们成为人生的挚友,因生活或因梦想,我们相隔千里却从未相忘,愿岁月不老,愿心有所定,愿我们御风前行!迟到的祝福,愿兄弟健康,平安,快乐,如意!天气真的冷了,务必珍重!”经过岁月洗礼后的明哥与我,表面从事风格虽大有不同,但有一类自存于我俩心底里的东西,接近三十年来,始终都没变过。随举一点即可证明:但妨我曾经所写过的文章——那些只要他用心看过的,他几乎都是能瞬间穿透其中底蕴的。
    ……
    这些看得见的祝福,以及背后那些于心里祝福过我的,我都同样感谢他们,感谢这一路上有你,感谢生命里有你。

                        
   
     儿时,偶尔遇到有大人谈起他们的年龄,但妨听到那数字里有超过三十的,我便觉得其遥远得不可思议,那数字一讲出来,我们之间的距离仿佛一下子被拉远了,当时唯有避之而不及。避之的路上,或许还在感叹着,“三十,那该是一个怎样不可想象的概念!”
     后来兼职做了教师,也会时常遇到几个对任何事物都满怀好奇的学生,他们会猜我的年龄。每遇此景,我发现学生们猜人年龄的范围最高也不会超过三十,仿佛在他们的思维里,眼前这个老师跟三十压根儿就搭不上边,又或是说,是否对于他们来讲,那些潜在感觉会超过三十的,他们自动就没了问的冲动?也许是吧,诸多超出三十这个年纪的老师,看起来理应是更沉淀,更端庄,更严肃,更有师的味道的,要不,孔夫子与他那些弟子的年龄差距怎么大多也都在三十以上呢!
       每次读《论语》,常会被其中一种朴素的真诚打动,也会不由自主的想“学其心”。假如这是人到三十后会变得更明显的部分,那我对自己步入这个年龄当然会感到兴奋,也很愿意正视,接受,并拥抱它,接着继续从容地走下去。

                         

    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假如晚上能看到月亮,自然也还是那个月亮。如何到了今天,这抹阳光给我的感觉仿佛又像是多了一种特别的东西似的?是吗?一旦当我准备仔细索去的时候,那种特别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愫悄然间又不见了。搜寻不出什么来,一切便又重新回归于平淡,祥和,寻常不过。
     加起来是完完全全的三十个春夏秋冬,一个也没少。三十个春夏秋冬,是一个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了三十次,还是真的有三十个完全不同的季节在更替?我不知道,但我宁愿相信每个春夏秋冬都是独特的,是唯一的。
     前几天,妈妈还在电话中说,三十年前我出世时,正是料峭寒冬,大雪纷飞。三十年前的今天,爸爸还在县城里,来不及于第一时间赶回,他从来没让自己好好歇息过,为了这个家。
     后来,听奶奶说,我出生时一开始是不哭的,是她和湾里一位富有接生经验的三奶奶一道,通过拍打,吸气等一系列及时又有效的土法才将我那迟到的“哇哇”啼哭声彻底唤回。每每想到这个场景,我都感恩不已,对生我的母亲,养我的父亲,是这般;对这两位处变不惊,救我于弱时的好奶奶必亦如是。除此以外,对于生命本身的神奇和造化中某些说不清的因素,除了感恩之外,我也还会自存一份虔诚的敬。
     孩子平安,在场的人皆大欢喜,自然不用多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所有人当中,妈妈所收获到的幸福一定是最会心的,也当是最饱满的。
      现在回过头来望,从一个襁褓婴儿到如今这么大一个人,这期间的过程,漫长,却又仿佛指尖过隙,不可思议,神奇,如梦似幻,却也美好,有趣,光明,多福幸至。
      长大后,自我拥有了独立人格起,思维里对这个社会,这个家国便不乏诸多批判性,但正如“关注本就是一种爱”一样,那曾经所有“忧国忧民”一类激愤的言行,其出发点本都是善的,是慈悲的,批评他是为了让他不要自满,要时常保持返观,反省,提醒他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擦亮眼睛,三思而后行;不断地解剖他,也是为了让其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多一个认识自己的角度,不要偏执,更不要丢了“自知之明”。我内心里当然也明白,并且很庆幸,相对于相近的几个朝代来说,我还算是赶上了一个比较好的时代。没有战火,没有思想禁锢,没有物质限制,单凭这几点,也足以不用活得担惊受怕的了。除此以外,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去独立不受束缚地充分发挥自己,施展自己——只要你愿意的话。
     ……
     谨小,慎微,洞幽,察微。
     知己,知止,知恩,知福。

                      

     三十年, 竟然活过来了,竟然活了三十年,真的是一种说不出的奇特感受!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谢这阳光雨露,清风明月,山水田园……
     这三十年来所遇到的一切风景,无论他们是美是丑,是善是恶,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是是非非,已不再重要——都过去了。是他们前后不一,或少或多的参与(我的修己历程),以至于有了这一刻的我。这个“我”当然不会是固定的,景一直在变,我自然也会持续更新,持续深化。
     以修身为本,以蓄徳为根,以读书为第一好事,不妄,不急,神閒,精聚,气全的过好每一天,便是福,便是大福。
     不骄不吝,敢爱敢恨。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在以后,我依然会自知而不自现,自爱而不自贵,不断地做减法,纯自心,一边笃诚偿还未尽的责,一边继续向内,去杂,返璞,归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