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回来,我才上公交车不久,就遇到了一位拄拐的中年男人。他面色黯然,衣衫褴褛,一进车门,一股汗渍之气也跟着向车内袭来。前面两排乘客一动也不动,我没有任何犹豫的站起来,请他做我的位子。
本以为稀松平常的小事,他却很厚重很恭敬的向我道谢,连连数声。他的诚,明显要纯过我给予他的善。他纯粹的感恩,而我,让位子时还带有几分虚荣在(有惹众人羡慕或赞叹的杂念掺于其中)。
到他下车时,车没停稳,他从座位上起来时差点被甩倒,我赶紧冲上去准备搀扶住他,只是在我的手接住他之前,他自己已牢牢将自己稳住。至此刻,我还是故作姿态的将伸出去的手轻轻地碰扶了一下他,他又连忙向我道了数声虔诚的感谢,直到下车后,其余音仍未断。
众人这时大多都向我投来了惊叹的目光,我收获短暂的虚荣之后,再回映起方才拄拐人那至诚至洁的一言一行,心里顿时愧疚万分。
他以真诚应我,我却以矫情回他(尽管他不知),鲜明对比下来,我是有多么可鄙,可耻,可恨!
古语有言:贼莫大乎德有心,有心于为徳,非真德也。夫真德者,忽然自得而不知所以德也。而心有睫,及其有睫也而内视,内视而败矣。率心为徳,犹之可也,役心于眉睫之间,则伪已甚矣。缘逐虑境,欲探射幽隐,以深为事,则心与事俱败矣。
闲邪存诚,大成于细,三省吾身,戒在隐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